百词典

《寄九华山费拾遗》

时间: 2025-05-07 09:05:59

诗句

先生九华隐,鸟道隔尘埃。

石室和云住,山田引烧开。

久闻仙客降,高卧诏书来。

一入深林去,人间更不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5:59

原文展示:

寄九华山费拾遗 先生九华隐,鸟道隔尘埃。 石室和云住,山田引烧开。 久闻仙客降,高卧诏书来。 一入深林去,人间更不回。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九华山隐居的先生,远离尘世的鸟道。 石室与云雾同住,山田因火烧而开垦。 久闻仙客降临,高卧等待诏书到来。 一旦深入密林,人间便不再回头。

注释: 字词注释:

  • 九华隐:指在九华山隐居。九华山,位于今安徽省池州市,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 鸟道:形容山路险峻,只有鸟才能飞越。
  • 石室:山中的石洞或简陋的居所。
  • 和云住:与云雾为伴,形容居所高远,环境清幽。
  • 山田:山中的田地。
  • 引烧开:指用火烧山,开垦田地。
  • 仙客降:传说中的仙人降临。
  • 高卧:安然躺卧,形容隐士的生活状态。
  • 诏书:皇帝的命令或书信。
  • 深林:茂密的森林。
  • 人间更不回:指隐士决心远离尘世,不再回头。

典故解析:

  • 九华山:在中国文化中,九华山是佛教圣地,常有隐士和修行者在此隐居。
  • 仙客降:可能指传说中的仙人或高人降临,增添了神秘色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非熊,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隐逸生活和自然风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顾非熊寄给在九华山隐居的费拾遗的,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九华山的隐居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诗中“鸟道隔尘埃”和“石室和云住”描绘了隐居地的幽静与高远,而“山田引烧开”则反映了隐士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后两句“久闻仙客降,高卧诏书来”和“一入深林去,人间更不回”则表达了隐士对尘世的彻底超脱和对隐居生活的坚定决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唐代隐逸诗的典型特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先生九华隐,鸟道隔尘埃。”:先生在九华山隐居,远离尘世的喧嚣。
  2. “石室和云住,山田引烧开。”:石室与云雾为伴,山田因火烧而开垦。
  3. “久闻仙客降,高卧诏书来。”:久闻仙人降临,高卧等待诏书。
  4. “一入深林去,人间更不回。”:一旦深入密林,便不再回头。

修辞手法:

  • 比喻:“鸟道隔尘埃”比喻隐居地的高远与尘世的隔离。
  • 拟人:“石室和云住”将石室拟人化,与云雾为伴。
  • 对仗:“久闻仙客降,高卧诏书来”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脱,体现了隐逸诗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九华山:佛教圣地,象征高远与清净。
  • 鸟道:象征险峻与超脱。
  • 石室:象征简朴与隐逸。
  • 云:象征高远与神秘。
  • 山田:象征自给自足的生活。
  • 深林:象征隐居的深邃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九华隐”指的是什么? A. 在九华山隐居 B. 在九华山修行 C. 在九华山旅游 D. 在九华山工作

  2. “石室和云住”中的“和云住”是什么意思? A. 与云雾为伴 B. 住在云上 C. 云雾环绕 D. 云雾遮蔽

  3. “一入深林去,人间更不回”表达了什么? A. 隐士对尘世的留恋 B. 隐士对尘世的超脱 C. 隐士对尘世的恐惧 D. 隐士对尘世的好奇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足。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顾非熊的《寄九华山费拾遗》都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顾非熊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读。

相关查询

菩萨蛮(去岁寿李嗣立) 菩萨蛮(丁卯寿李嗣宗) 浣溪沙(嗣立置酒稽古,令予坐东) 鹊桥仙(丙寅除夕立春,骨肉团聚,是夕大雪) 鹊桥仙(丙寅七夕) 鹊桥仙(五月四日仲远浴儿) 鹊桥仙(雨中赏酴醿,次周监税韵) 昭君怨(醉别小妓丽华) 西江月(韩亨道席上次方孚若韵) 西江月(戊辰八月一日寿赵丞,其日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律的成语 重檐 束身就缚 毒手尊前 汛情 蓬筚生辉 生字旁的字 谷字旁的字 行且 趾踵相接 夕字旁的字 杂种 羊字旁的字 龝字旁的字 琢饰 磊落跌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