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月夜登王屋仙坛》

时间: 2025-05-02 18:24:51

诗句

月临峰顶坛,气爽觉天宽。

身去银河近,衣沾玉露寒。

云中日已赤,山外夜初残。

即此是仙境,惟愁再上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24:51

原文展示: 月临峰顶坛,气爽觉天宽。身去银河近,衣沾玉露寒。云中日已赤,山外夜初残。即此是仙境,惟愁再上难。

白话文翻译: 月亮照在峰顶的祭坛上,空气清新,感觉天空格外宽广。身体仿佛离银河很近,衣服沾上了冰冷的玉露。云层中的太阳已经变得赤红,山外的夜晚刚刚开始残破。这里就是仙境,只是担心再次攀登会很难。

注释:

  • 月临:月亮照耀。
  • 峰顶坛:山顶的祭坛。
  • 气爽:空气清新。
  • 银河:天上的银河。
  • 玉露:比喻露水,因其清凉如玉。
  • 赤:变红。
  • 夜初残:夜晚刚刚开始残破,指夜色渐深。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主要描绘的是登高望远的景象和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非熊,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景致和个人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月夜登高,远眺仙境般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再次登临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夜登高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诗中“月临峰顶坛”开篇即点明了时间和地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气爽觉天宽”进一步以空气的清新来衬托心境的开阔。后两句“身去银河近,衣沾玉露寒”则通过具体的感官体验,增强了诗的立体感和真实感。结尾“即此是仙境,惟愁再上难”则表达了对美景的留恋和对再次登临的忧虑,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月临峰顶坛:月亮照耀在山顶的祭坛上,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宁静的氛围。
  2. 气爽觉天宽:空气清新,让人感觉天空格外宽广,心情也随之开阔。
  3. 身去银河近:身体仿佛离银河很近,形容登高远望时的超然感受。
  4. 衣沾玉露寒:衣服沾上了冰冷的露水,增强了夜晚的清凉感。
  5. 云中日已赤:云层中的太阳已经变得赤红,描绘了日出的景象。
  6. 山外夜初残:山外的夜晚刚刚开始残破,指夜色渐深。
  7. 即此是仙境:这里就是仙境,表达了对美景的赞叹。
  8. 惟愁再上难:只是担心再次攀登会很难,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月临峰顶坛”中的“临”字,赋予月亮以人的动作。
  • 比喻:如“衣沾玉露寒”中的“玉露”,比喻露水清凉如玉。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自然美景和表达对再次登临的忧虑。通过描绘月夜登高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对再次登临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象征宁静和神秘。
  • 峰顶坛:象征神圣和崇高。
  • 银河:象征遥远和神秘。
  • 玉露:象征清凉和纯洁。
  • 赤日:象征希望和新生。
  • 夜初残: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月临峰顶坛”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月亮照耀在山顶的祭坛上 B. 月亮照耀在山脚的祭坛上 C. 月亮照耀在山腰的祭坛上 答案:A

  2. 诗中“衣沾玉露寒”中的“玉露”比喻什么? A. 露水 B. 雨水 C. 霜 答案:A

  3. 诗的结尾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美景的留恋 B. 对再次登临的忧虑 C. 对时间的流逝的感慨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描绘夜晚的景色,表达对历史的感慨。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中夜晚的宁静,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顾非熊《月夜登王屋仙坛》与李白《夜泊牛渚怀古》: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景色,但顾非熊的诗更侧重于对自然美景的赞叹,而李白的诗则融入了对历史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顾非熊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其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读和鉴赏。

相关查询

移官万安道中 次毕叔文见贻二首 次韵元衡忆上饶见示七言 再过斯远 溧阳邂逅胡安丰赴官送以二诗 其二 从潘丈求字二首 偶作二首 其一 呈黄永新希二首 赠曾槃乐道 寄愚卿兄弟兼属伯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权使 碌碌无奇 三大改造 包含毓的词语有哪些 目字旁的字 神工天巧 改柯易节 舟字旁的字 穴宝盖的字 通道 姊夫 固话 羞与哙伍 欠字旁的字 死标白缠 攴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