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高司业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2 12:45:01

诗句

旌头落尽少微明,追复成均雅颂声。

诏起儒宗高一代,礼隆师范表诸生。

拾遗柱史当螭立,润色纶言倚马成。

行把荷囊多献纳,要将文彩助升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5:01

原文展示:

高司业二首 其二 作者:张嵲 〔宋代〕

旌头落尽少微明,追复成均雅颂声。 诏起儒宗高一代,礼隆师范表诸生。 拾遗柱史当螭立,润色纶言倚马成。 行把荷囊多献纳,要将文彩助升平。

白话文翻译:

旌旗上的星辰已落尽,天空显得更加明亮,追忆恢复了古代学府的雅颂之声。 皇帝下诏起用一代儒学宗师,礼节隆重地表彰了作为师范的诸生。 像拾遗补阙的柱史一样,站在螭龙旁边,润色皇帝的诏令,迅速完成。 即将手持荷囊,多次献上建议,要用文采助力国家的和平与繁荣。

注释:

旌头:指旌旗上的星辰。 少微明:指天空显得更加明亮。 成均:古代的大学。 雅颂声:指古代学府中的雅乐和颂歌。 儒宗:指儒学的宗师。 师范:指作为师范的诸生。 拾遗柱史:指古代负责拾遗补阙的官员。 螭立:指站在螭龙旁边。 纶言:指皇帝的诏令。 倚马成:指迅速完成。 荷囊:指官员手持的囊袋,用于装载文书。 献纳:指献上建议。 文彩:指文采。 升平:指国家的和平与繁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1096-1148),字巨山,号紫微居士,宋代文学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是张嵲在宋代朝廷中任职时所作,表达了对儒学宗师的尊崇和对国家和平繁荣的期望。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张嵲任职于朝廷期间,对当时的政治和文化环境有所感触而作。诗中表达了对儒学宗师的尊崇,以及对国家和平繁荣的期望,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关注和责任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学府雅颂声的追忆,以及对儒学宗师的尊崇,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国家和平繁荣的期望。诗中“旌头落尽少微明”一句,以星辰落尽、天空明亮为喻,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新的希望。“诏起儒宗高一代”和“礼隆师范表诸生”则直接表达了对儒学宗师的尊崇和对教育的重视。后两句“拾遗柱史当螭立,润色纶言倚马成”和“行把荷囊多献纳,要将文彩助升平”则展现了作者作为官员的责任感和对国家和平繁荣的贡献。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旌头落尽少微明:以星辰落尽、天空明亮为喻,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新的希望。
  2. 追复成均雅颂声:追忆恢复了古代学府的雅颂之声,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3. 诏起儒宗高一代:皇帝下诏起用一代儒学宗师,表达了对儒学宗师的尊崇。
  4. 礼隆师范表诸生:礼节隆重地表彰了作为师范的诸生,表达了对教育的重视。
  5. 拾遗柱史当螭立:像拾遗补阙的官员一样,站在螭龙旁边,表达了对职责的担当。
  6. 润色纶言倚马成:润色皇帝的诏令,迅速完成,表达了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的追求。
  7. 行把荷囊多献纳:即将手持荷囊,多次献上建议,表达了对国家的贡献和责任感。
  8. 要将文彩助升平:要用文采助力国家的和平与繁荣,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修辞手法:

  1. 比喻:如“旌头落尽少微明”以星辰落尽、天空明亮为喻,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新的希望。
  2. 对仗:如“诏起儒宗高一代,礼隆师范表诸生”中的“诏起”与“礼隆”,“儒宗”与“师范”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3. 拟人:如“拾遗柱史当螭立”中的“当螭立”,将官员比作站在螭龙旁边,赋予了官员以神圣和庄严的形象。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国家和平繁荣的期望。通过对古代学府雅颂声的追忆,以及对儒学宗师的尊崇,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通过对职责的担当和对国家贡献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平繁荣的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旌头:指旌旗上的星辰,象征着时代的变迁。
  2. 少微明:指天空显得更加明亮,象征着新的希望。
  3. 成均:古代的大学,象征着传统文化和教育。
  4. 儒宗:指儒学的宗师,象征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5. 拾遗柱史:指古代负责拾遗补阙的官员,象征着职责和担当。
  6. 螭立:指站在螭龙旁边,象征着神圣和庄严。
  7. 荷囊:指官员手持的囊袋,用于装载文书,象征着职责和贡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旌头落尽少微明”一句,以什么为喻? A. 星辰落尽 B. 天空明亮 C. 时代的变迁 D. 新的希望

  2. 诗中“诏起儒宗高一代”一句,表达了对谁的尊崇? A. 皇帝 B. 儒学宗师 C. 官员 D. 诸生

  3. 诗中“行把荷囊多献纳”一句,表达了什么? A. 对国家的贡献 B. 对职责的担当 C. 对工作的效率 D. 对文采的追求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与张嵲的诗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2. 《滕王阁序》王勃:此文通过对滕王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与张嵲的诗有相似的主题思想。

诗词对比:

  1. 《高司业二首 其二》张嵲:此诗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国家和平繁荣的期望。
  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选注》:此书收录了宋代众多诗人的作品,对宋诗的发展和特点有详细的介绍。
  2. 《张嵲诗集》:此书收录了张嵲的全部诗作,对张嵲的生平和创作有详细的介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汪伦 望庐山瀑布 行路难·其一 将进酒 一萼红 秋海棠 泛清波摘遍 采菱 踏莎行 赠诸进士 赠梦英诗 袁姬哀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业字旁的字 包含猘的词语有哪些 独树不成林 风影敷衍 心字底的字 赏贡 屮字旁的字 包含恣的成语 不世 包含坝的词语有哪些 鱼沉雁静 雪枝 格鲁派 飠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神人共愤 包含红的词语有哪些 罗曼史 乐而忘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