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6:32
送僧归日本国
作者: 吴融 〔唐代〕
沧溟分故国,渺渺泛杯归。
天尽终期到,人生此别稀。
无风亦骇浪,未午已斜晖。
系帛何须雁,金乌日日飞。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别的僧人深切的祝福与感慨。大海将故国与他分隔得遥远,想象着他乘着小船慢慢归去。眼看天边的尽头渐渐临近,人生中这样的告别机会是多么稀少。即使没有风,波涛也会让人心惊,未到中午,阳光已经向西斜照。系在船上的丝帛何必依靠雁群,太阳每天都在高空飞翔。
诗中提到的“金乌”源自古代神话,金乌为太阳的化身,象征着希望与时间的流逝。这种意象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常出现,承载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感悟。
作者介绍:
吴融,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大多为五言绝句,语言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与一位即将前往日本的僧人离别之际,表现了对僧人旅途的祝福与对离别的感慨,反映了当时中日文化交流的背景。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情感表达了离别的苦涩与对未来的期望。诗人首先用“沧溟分故国”描绘了大海的辽阔,象征着离别带来的距离感;接着“渺渺泛杯归”中的“泛杯”寓意着悠闲的归程与心灵的宁静,对比了旅途的艰辛与心灵的寄托。随后,诗人提到“无风亦骇浪”,将离别的复杂情感通过自然现象表现出来,显示出人的内心与外界的反差。最后一句“金乌日日飞”则引导读者思考时间的无情流逝,暗示着人生的短暂与珍贵。
整首诗情感饱满,通过自然意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对离别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希冀,给人深思与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离别与希望,表现了对于分别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沧溟”是指什么?
“金乌”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骇浪”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答案:1.A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