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十二时颂》

时间: 2025-08-04 06:41:57

诗句

晡时申,由来大道绝疏亲。

阳和九月百花发,须信壶中别有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4 06:41:57

原文展示:

晡时申,由来大道绝疏亲。阳和九月百花发,须信壶中别有春。

白话文翻译:

在晡时与申时之间,古来就有大道的亲近与疏远。阳光和煦的九月,百花争相开放,应该相信壶中还有别样的春天。

注释:

  • 晡时:指的是下午的时段,通常是指下午3点到5点之间。
  • :指的是时辰,古代十二时辰中的一个,通常对应于下午3点到5点。
  • 大道:指的是宇宙间的根本规律或道理。
  • 阳和:阳光温暖的意思,通常指春天的气候。
  • 九月:象征着丰收的季节,古代一般认为是秋天。
  • 百花发:意指花朵竞相开放的景象。
  • 壶中别有春:比喻尽管表面上是秋天,但壶中仍然藏有春天的气息,暗示着内心的生机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文准,宋代高僧,著名的诗人和禅僧,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诗句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蕴含哲理,表达对人生、自然和宇宙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的一个秋天,正值丰收季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和希望的思考。诗中提到的“壶中别有春”,体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对生命的热爱。

诗歌鉴赏:

《十二时颂》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时辰的描绘,表达了时间流逝对人的影响,以及对生命的深入思考。诗的开头提到的“晡时申”,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动和生命的短暂。在这个时段,诗人反思古道的亲疏,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重视与自然、与他人的联系。

接着,诗人以“阳和九月百花发”描绘出一个生机勃勃的秋天,尽管是秋天,百花依然争相开放,似乎在暗示即使在生命的某个阶段,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美丽与希望。而“须信壶中别有春”则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生命的信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暗示在每一个时刻,都应当相信生命中隐藏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季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生命的热爱,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晡时申,由来大道绝疏亲:在这个时间段,古代的道理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变得疏远,暗示人们与自然规律的关系。
  2. 阳和九月百花发:描绘了温暖的九月,百花盛开的生机,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活力。
  3. 须信壶中别有春:强调尽管外界是秋天,内心仍要相信存在春天的可能,传递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壶中别有春”比喻内心的生机与希望。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四季的变化象征着人生的不同阶段,春夏秋冬皆有其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生活的希望与生机,尽管外界环境可能不佳,但内心的信念与期待能够带来积极的变化。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晡时: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阳和:象征温暖与希望。
  • 百花:象征生命的美好与繁荣。
  • :象征内心的世界与可能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晡时”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 A. 清晨
    • B. 下午
    • C. 夜晚
    • D. 中午
  2. 填空题:诗中提到“阳和九月百花发”,表达了诗人对__的期待。

  3. 判断题:诗中“壶中别有春”是指春天的到来。 (对/错)

答案:

  1. B
  2. 生命的希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释文准的《十二时颂》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比较,前者强调对生命的内心期待与希望,而后者则展现了对孤独与自由的追求,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人生观。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送吴待制帅襄阳二首 送吴待制帅襄阳二首 送提举杨大监解组西归 送晦庵南归 入春半月未有梅花 青山寺 凝思堂 匿峰亭 蒙杨廷秀送西归朝天二集赠以七言 梅花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麥字旁的字 法出一门 爆仓 豪杰并起 反文旁的字 形劫势禁 自字旁的字 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才望兼隆 含沙蜮 文字旁的字 确士 无复孑遗 众苦 甓器 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