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十二时颂》

时间: 2025-07-30 02:05:52

诗句

禺中已,龙象须观第一义。

若向其中觅是非,见解何曾有李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2:05:52

原文展示:

禺中已,龙象须观第一义。
若向其中觅是非,见解何曾有李二。

白话文翻译:

在禺中,龙和象必须观察最根本的道理。
如果在其中寻找的是非,那么又能见到什么呢?李二的见解何曾存在?

注释:

  • 禺中:指“禺”这个地方,具体地理位置不明,常与道教思想有关。
  • 龙象:象征着力量与威严,常用于比喻伟大的事物或神秘的力量。
  • 第一义:指最根本的真理或道理。
  • 见解:指对事物的理解或看法。
  • 李二:可能是指历史上某个知名的人物,用来强调见解的局限性。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释文准(公元1091年-1150年),宋代僧人,以其深厚的佛学造诣著称,擅长诗词,风格独特,常常通过诗歌表达对人生哲理和宗教思想的理解。
  •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的交替时期,诗人借助诗词探讨佛教哲学与人生的真谛。

诗歌鉴赏:

《十二时颂》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其内容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与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诗中提到的“龙象”象征着力量,而“第一义”则暗示真理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这种意象的结合,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也反映了他对宇宙与人类关系的哲学探讨。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比“是非”的概念,进一步深化了诗意。诗人似乎在提醒读者,如果过于关注世俗的纷争与争论,那么对真理的理解将会变得模糊不清。李二或许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代表那些局限于表面现象而缺乏深刻见解的人。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形式传达出深邃的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禺中已,龙象须观第一义。”:在这个充满神秘的地方,伟大的力量(龙象)必须观察最根本的真理。
    • “若向其中觅是非,见解何曾有李二。”:如果在这个地方只是一味地追求是非之争,那又能得到什么呢?李二那样的见解又能有多少呢?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龙象”比作伟大的力量,象征着真理的深邃。
    • 对比:通过“第一义”和“是非”的对比,突出追求真理与追逐世俗纷争之间的差异。
  • 主题思想:诗的核心在于对真理的追求,强调内在的哲理与外在的世俗纷争之间的关系,提醒人们关注内心的智慧而非表面现象。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力量、权威和神秘,常与佛教文化中的智慧和真理相联系。
  • :代表着稳重与智慧,增添了对真理的深思熟虑。
  • 第一义:真理的象征,强调寻找根本的哲学思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龙象”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力量
    • B. 弱小
    • C. 世俗
    • D. 争论
  2. 李二代表什么样的人物?

    • A. 深刻的哲学家
    • B. 浅薄的争论者
    • C. 神秘的宗教领袖
    • D. 伟大的诗人
  3. 诗中的“第一义”指的是什么?

    • A. 最根本的真理
    • B. 一种哲学流派
    • C. 世俗的争执
    • D. 个人的见解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白居易的作品,探讨自然与人生哲理。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之作,反映出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悟。
  • 诗词对比

    • 与释文准的《十二时颂》相比,白居易的《庐山谣》也同样探讨人生哲理,但更侧重于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的结合,展示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主题表达。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研究》
  • 《释文准与佛教文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送郭功甫还青山 寒菜 和元之述梦见寄 京师逢卖梅花五首 答了素上人用其韵 送臧尉 种胡麻 莫登楼 次韵和吴冲卿岁暮有怀 杂诗绝句十七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柔复 风凉话 壤界 甘字旁的字 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根结盘据 口字旁的字 大放悲声 毋字旁的字 隔舍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稚幼 情随事迁 路见不平,拔剑相为 顶梁骨 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月字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