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7:48
十二时颂
作者: 释文准 〔宋代〕
日昳未,法身清净绝方比。
乾坤遐迩尽东西,千山万山翠相倚。
日头还未落下,法身已经清净,超越了方圆的限制。
无论东西,宇宙的辽阔无边,千山万山青翠相依相偎。
释文准,宋代高僧,精通佛教经典,作品多以禅宗思想为主,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常通过自然景象来表现内心的宁静与哲思。
在宋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繁荣,佛教思想与儒道思想交融,释文准的创作受此影响,旨在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清净与对宇宙的深刻理解。
《十二时颂》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法身的清净状态。首句“日昳未,法身清净绝方比”,不但描绘了日落前的宁静氛围,也暗示了修行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通过对“法身”的提及,诗人传达出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境界,强调心灵的清净与宁静。接下来的“乾坤遐迩尽东西,千山万山翠相倚”,则通过对天地与山水的描写,展示了宇宙的辽阔和自然的壮丽,给人一种广阔无垠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人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在音韵上也非常和谐,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使得诗歌读来流畅且富有韵律感。诗人在描绘自然的同时,深刻体现了其内心的哲思与对于宇宙的感悟,表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灵性追求,令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洗礼。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追求,同时通过自然的壮丽景色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法身清净绝方比”中的“法身”指什么?
A. 身体
B. 真理的身体
C. 法律
“日昳未”是什么意思?
A. 太阳已经落下
B. 太阳还未落下
C. 太阳升起
诗中提到的“千山万山”主要是为了表达什么?
A. 自然的繁杂
B. 自然的壮丽与和谐
C. 山的数量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释文准的《十二时颂》更加注重内心的清净与哲思,而王维则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两者都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特征,但主题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