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3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39:09
原文展示:
蓬溪苏令均利泉 潜流蔽荒壤,嘉惠郁所施。 邑人念远汲,视此无以为。 苏君作之令,大利收前遗。 一日会众锸,兹焉发清漪。 既已就新甃,瓶缶何累累。 尽言彼污浊,岂尔同甘滋。 比户获美饮,颂君皆一辞。 何以纪君德,是泉无涸时。
白话文翻译:
地下的泉水隐蔽在荒芜的土地下,它带来的好处是如此丰富。 城里的居民因为远距离取水而苦恼,看到这里却无能为力。 苏君作为县令,收集了前人的遗留,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一天,众人齐心协力挖掘,这里涌出了清澈的水波。 新砌的井壁完成后,瓶瓶罐罐都装满了水。 大家都说那里的水污浊,怎么能和这里甘甜的水相比。 家家户户都能喝到美味的泉水,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赞颂苏君。 如何纪念苏君的德行呢?这泉水永远不会干涸。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石湖,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这首诗是他在蓬溪县令苏某人治理下,看到当地居民因新挖掘的泉水而受益,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赞颂苏县令的德政。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苏县令治理蓬溪期间,通过挖掘新泉解决了当地居民远距离取水的困难,从而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文同因此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对苏县令德政的赞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述地下的泉水被挖掘出来,解决了当地居民远距离取水的困难,赞颂了苏县令的德政。诗中,“潜流蔽荒壤”描绘了泉水的隐蔽状态,而“嘉惠郁所施”则强调了泉水带来的丰富好处。通过“苏君作之令,大利收前遗”,诗人赞扬了苏县令的智慧和能力,他收集了前人的遗留,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最后,“何以纪君德,是泉无涸时”表达了诗人对苏县令德政的永恒纪念,泉水永远不会干涸,象征着苏县令的德政将永远被人们记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颂苏县令的德政,通过挖掘新泉解决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困难,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诗中通过对比旧有的污浊水和新的甘甜泉水,强调了苏县令的德政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他对当地居民的深远恩惠。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潜流”指的是什么? A. 地下的泉水 B. 地上的河流 C. 天空的云彩 D. 山间的溪流
诗中的“苏君”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县令 C. 普通居民 D. 历史人物
诗中的“嘉惠郁所施”表达了什么意思? A. 泉水带来的好处是如此丰富 B. 泉水被隐藏得很深 C. 泉水很污浊 D. 泉水很甘甜
诗中的“何以纪君德”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如何纪念苏君的德行 B. 苏君的德行不值得纪念 C. 苏君的德行已经被人遗忘 D. 苏君的德行很普通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