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漫郎亭》

时间: 2025-05-07 07:25:04

诗句

凿城为洞深且长,沿壕开径闲复荒。

有亭如许入蒙密,谁比次山称漫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5:04

原文展示:

漫郎亭 文同 〔宋代〕 凿城为洞深且长,沿壕开径闲复荒。有亭如许入蒙密,谁比次山称漫郎。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城墙上凿出一个深长的洞,沿着护城河开辟一条闲适而又荒凉的小径。有一个亭子如此隐秘地坐落在茂密的树林中,谁能像次山那样被称为漫郎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凿城为洞:在城墙上开凿出一个洞穴。
  • 沿壕开径:沿着护城河开辟一条小路。
  • 闲复荒:闲适而又显得荒凉。
  • 蒙密:茂密,指树林茂密。
  • 次山:指唐代诗人元结,号次山,以其隐逸生活著称。
  • 漫郎:指隐士,这里特指元结。

典故解析:

  • 次山称漫郎:元结号次山,因其隐逸生活和作品中的隐逸思想,被后人称为“漫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字与可,宋代诗人,擅长写景抒情,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此诗可能是在游览或隐居时所作,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游览或隐居时,见到一处隐秘的亭子,联想到历史上的隐士元结,从而抒发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在城墙上凿出的深长洞穴和沿着护城河开辟的闲适而又荒凉的小径,以及一个隐秘地坐落在茂密树林中的亭子,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有亭如许入蒙密”一句,巧妙地运用了“蒙密”这一意象,既描绘了亭子所在的环境,也暗示了隐逸生活的隐秘和宁静。最后一句“谁比次山称漫郎”,通过对元结的提及,进一步强化了隐逸的主题,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历史隐士的敬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凿城为洞深且长”:描绘了一个在城墙上凿出的深长洞穴,形象生动。
  2. “沿壕开径闲复荒”:沿着护城河开辟的小径,闲适而又显得荒凉。
  3. “有亭如许入蒙密”:有一个亭子如此隐秘地坐落在茂密的树林中。
  4. “谁比次山称漫郎”:谁能像次山那样被称为漫郎,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元结的敬仰。

修辞手法:

  • 比喻:“有亭如许入蒙密”中的“蒙密”比喻了亭子所在的环境的茂密和隐秘。
  • 拟人:“闲复荒”中的“闲”和“荒”赋予了小径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通过对隐秘亭子的描绘和对元结的提及,强化了隐逸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蒙密:茂密的树林,象征隐秘和宁静。
  • 闲复荒:闲适而又荒凉的小径,象征隐逸生活的宁静和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次山”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元结 B. 李白 C. 杜甫 D. 王维

  2. 诗中的“蒙密”指的是什么? A. 茂密的树林 B. 隐秘的亭子 C. 深长的洞穴 D. 荒凉的小径

  3. 诗的最后一句“谁比次山称漫郎”表达了什么? A.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B. 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C. 对历史隐士的敬仰 D. 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元结的《次山集》:了解元结的隐逸诗作。
  • 王维的《辋川集》:了解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诗词对比:

  • 文同的《漫郎亭》与元结的《次山集》:比较两位诗人在隐逸主题上的不同表达。
  • 文同的《漫郎亭》与王维的《辋川集》:比较两位诗人在山水田园诗上的不同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了解宋代诗歌的背景和风格。
  • 《元次山集》:深入了解元结的诗作和隐逸思想。
  • 《王右丞集》:深入了解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相关查询

剪牡丹 题江霞公 剪牡丹有感二绝 其二 剪牡丹有感二绝 其一 黄钟乐 黄钟乐 其二 消夏曲 黄钟乐 其一 消夏曲 黄钟乐 黄钟乐 黄钟乐 黄钟乐·铜鼓。己卯,一九三九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恍开头的成语 柳夭桃艳 月字旁的字 寿山福海 己字旁的字 末作之民 里字旁的字 网媒 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神谟远算 纱巾 繁花似锦 郄诜高第 蜂攒蚁集 肀字旁的字 几字旁的字 屠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