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中秋对月怀寄凤凰山邓道人》

时间: 2025-05-06 02:34:49

诗句

有客千岩万壑中,绿毛丹脸紫方瞳。

不知今夜西楼月,几处飞仙下碧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4:49

原文展示:

中秋对月怀寄凤凰山邓道人 有客千岩万壑中,绿毛丹脸紫方瞳。 不知今夜西楼月,几处飞仙下碧空。

白话文翻译:

在千岩万壑之中,有一位客人,他绿发红颜,紫色的方瞳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不知今夜西楼上的月亮,会有多少飞仙从碧空中降临。

注释:

字词注释:

  • 千岩万壑:形容山势险峻,峰峦叠嶂。
  • 绿毛丹脸:形容道人容貌非凡,绿发红颜,象征其超凡脱俗。
  • 紫方瞳:紫色的方形瞳孔,增添神秘色彩,可能象征道人的超凡视力或特殊能力。
  • 飞仙:传说中的仙人,能飞行于天空。

典故解析:

  • 飞仙下碧空:典故出自古代神话,描述仙人从天而降的情景,这里用来形容月夜的神秘和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成就。此诗创作于中秋之夜,表达了对远方道人的思念和对月夜美景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中秋节夜晚,作者对着明月思念远在凤凰山的道人邓某而作。诗中通过描绘道人的非凡形象和月夜的神秘景象,表达了对道人的敬仰和对仙境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中秋月夜为背景,通过对道人形象的描绘和对月夜景象的想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首句“有客千岩万壑中”,以千岩万壑的险峻来衬托道人的非凡,绿毛丹脸紫方瞳的描绘,更是增添了神秘色彩。后两句“不知今夜西楼月,几处飞仙下碧空”,则通过想象月夜中飞仙降临的情景,表达了对道人的深切思念和对仙境的无限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通过“千岩万壑”描绘出山势的险峻,以此来衬托道人的非凡。
  • 第二句:“绿毛丹脸紫方瞳”是对道人形象的具体描绘,绿发红颜紫瞳,增添了神秘和超凡的色彩。
  • 第三句:“不知今夜西楼月”引出月夜的景象,为后文的想象做铺垫。
  • 第四句:“几处飞仙下碧空”通过想象飞仙降临的情景,表达了对道人的思念和对仙境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绿毛丹脸紫方瞳”中的绿毛、丹脸、紫方瞳,都是对道人形象的比喻,增添了神秘色彩。
  • 拟人:“几处飞仙下碧空”中的飞仙,赋予了月夜以生命和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道人形象的描绘和对月夜景象的想象,表达了对道人的敬仰和对仙境的向往,体现了作者对超凡脱俗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千岩万壑:象征着险峻和深邃。
  • 绿毛丹脸紫方瞳:象征着超凡和神秘。
  • 飞仙下碧空:象征着仙境和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绿毛丹脸紫方瞳”形容的是谁? A. 作者自己 B. 道人邓某 C. 飞仙 D. 月亮

  2. 诗中提到的“飞仙下碧空”是在描述什么情景? A. 日出的景象 B. 月夜的景象 C. 雨后的景象 D. 雪后的景象

  3.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道人的敬仰 B. 对仙境的向往 C. 对月夜的赞美 D. 对超凡脱俗生活的渴望

答案: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以中秋月夜为背景,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与文同的这首诗相比,李白的诗更多表达的是个人的孤独和对酒的喜爱,而文同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道人的思念和对仙境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文同诗歌的背景。

相关查询

火山云歌送别 行军诗二首 其二 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 送裴侍御赴岁入京(得阳字) 送薛彦伟擢第东归 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 送张献心充副使归河西杂句 寻巩县南李处士别业 送梁判官归女几旧庐 轮台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音字旁的字 违天害理 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名列前茅 河决鱼烂 以身试祸 越扶越醉 谷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下趾 跣足 包含撄的词语有哪些 忿忿不平 省烦从简 门字框的字 子陵 单耳刀的字 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