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

时间: 2025-05-02 19:44:04

诗句

草树葱茏山有衣,稻身刺水绿生漪。

眼中风物方人境,犬吠鸡帝间扊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44:04

原文展示: 草树葱茏山有衣,稻身刺水绿生漪。眼中风物方人境,犬吠鸡帝间扊扅。

白话文翻译: 草木茂盛,山峦仿佛披上了绿色的衣裳,稻田中稻苗挺立,水面泛起绿色的涟漪。眼前的一切景物都显得如此宜人,犬吠鸡鸣之间,仿佛听到了古代的扊扅声。

注释:

  • 葱茏:形容草木茂盛。
  • 山有衣:比喻山被茂密的草木覆盖,如同穿上了衣服。
  • 稻身刺水:形容稻苗挺立于水面之上。
  • 绿生漪:绿色的水面泛起涟漪。
  • 扊扅:古代的一种乐器声,这里用来形容乡村的宁静与古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是他在旅途中所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从安仁前往豫章的旅途中所作,通过对沿途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首句“草树葱茏山有衣”,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峦被茂密的草木覆盖的景象,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次句“稻身刺水绿生漪”,则通过稻苗挺立于水面的形象,展现了田园的宁静与美丽。后两句“眼中风物方人境,犬吠鸡帝间扊扅”,则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草树葱茏山有衣”:这句诗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峦被茂密的草木覆盖的景象,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2. “稻身刺水绿生漪”:这句诗通过稻苗挺立于水面的形象,展现了田园的宁静与美丽。
  3. “眼中风物方人境”: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物的欣赏,认为这些景物正是理想的人间境地。
  4. “犬吠鸡帝间扊扅”:这句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山有衣”,将山峦被茂密的草木覆盖比喻为穿上了衣服。
  • 拟人:如“稻身刺水”,将稻苗拟人化,形容其挺立于水面之上。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一种追求自然和谐、宁静生活的理想。

意象分析:

  • 草树葱茏: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 山有衣: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 稻身刺水:象征着田园的宁静与美丽。
  • 扊扅:象征着乡村的宁静与古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有衣”的比喻是指什么? A. 山峦被茂密的草木覆盖 B. 山峦穿上了衣服 C. 山峦上有衣服 答案:A

  2. 诗中“稻身刺水”的拟人化形象是指什么? A. 稻苗挺立于水面之上 B. 稻苗在水面上游泳 C. 稻苗在水面上漂浮 答案:A

  3. 诗中“扊扅”是指什么? A. 古代的一种乐器声 B. 古代的一种乐器 C. 古代的一种声音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田园风光,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生活的追求。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赵蕃的《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两首诗都描绘了田园风光,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意境的营造,而赵蕃的诗则更加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特点。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赵蕃的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夜步水西 渔家傲 群鸥 矮斋杂咏二十首·小春 西爽 嘲贺将仕二首 拜茶 矮斋杂咏二十首·忆西湖 柴氏 赠刘相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曰字旁的字 心烦技痒 砥行磨名 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伎伎 食字旁的字 文章憎命 怅怅不乐 白字旁的字 糸字旁的字 情投契合 騣女痴儿 包含笆的词语有哪些 霜露之思 杯酒释兵权 閠字旁的字 雅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