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应之蝎虎》

时间: 2025-04-26 06:21:08

诗句

蝎虎捕蝇君叹息,尔胡纵蝎蝇遭食。

畏难侮易真可尤,能捕飞蝇犹有益。

君不见世上虚名相借与,号以千钧实无缕。

岂惟无益害从旃,搏绳之虎犹为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1:08

原文展示:

和应之蝎虎 张耒 〔宋代〕

蝎虎捕蝇君叹息, 尔胡纵蝎蝇遭食。 畏难侮易真可尤, 能捕飞蝇犹有益。 君不见世上虚名相借与, 号以千钧实无缕。 岂惟无益害从旃, 搏绳之虎犹为贤。

白话文翻译:

蝎虎捕捉苍蝇,你叹息不已, 为何放纵蝎子,让苍蝇被吃。 畏惧困难而轻视容易,真是可责, 能够捕捉飞蝇,尚且有益。 你不见世上虚名相互借用, 号称千钧之力,实则无一丝线。 岂止无益,反而害人, 搏击绳索的老虎,尚且算是贤明。

注释:

字词注释:

  • 蝎虎:一种捕食昆虫的小型爬行动物。
  • 蝇:苍蝇。
  • 胡:为何。
  • 畏难侮易:害怕困难而轻视容易的事情。
  • 尤:责备。
  • 虚名:空有名声而无实际。
  • 千钧:形容极重的负担或力量。
  • 缕:细线。
  • 旃:之,代词,这里指虚名。
  • 搏绳之虎:比喻虽然有困难但仍努力的人。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确提及典故,但通过蝎虎和苍蝇的比喻,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即对那些空有虚名而无实际作为的人的批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字文潜,号柯山,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对蝎虎捕蝇的描述,隐喻社会上的虚名现象,批评那些只图虚名而不做实事的人。诗中“君不见世上虚名相借与,号以千钧实无缕”直接点出了这种现象的危害。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隐喻了深刻的社会问题。蝎虎捕蝇的行为被用来比喻那些能够做出实际贡献的人,而放纵蝎子则象征那些只图虚名、不做实事的人。诗中的对比鲜明,语言简练,意蕴深远。张耒通过这种自然与社会的对比,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蝎虎捕蝇君叹息:蝎虎捕捉苍蝇,你为何叹息。
  2. 尔胡纵蝎蝇遭食:为何放纵蝎子,让苍蝇被吃。
  3. 畏难侮易真可尤:害怕困难而轻视容易,真是可责。
  4. 能捕飞蝇犹有益:能够捕捉飞蝇,尚且有益。
  5. 君不见世上虚名相借与:你不见世上虚名相互借用。
  6. 号以千钧实无缕:号称千钧之力,实则无一丝线。
  7. 岂惟无益害从旃:岂止无益,反而害人。
  8. 搏绳之虎犹为贤:搏击绳索的老虎,尚且算是贤明。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蝎虎和苍蝇的比喻,形象地揭示了社会上的虚名现象。
  • 对比:蝎虎捕蝇与放纵蝎子的对比,突出了实际作为与虚名的区别。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景象的隐喻,批判了社会上那些只图虚名而不做实事的人,强调了实际行动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蝎虎:象征能够做出实际贡献的人。
  • 蝇:象征微不足道但仍需关注的事物。
  • 虚名:象征空有名声而无实际的行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蝎虎捕蝇”象征什么? A. 实际作为 B. 虚名 C. 困难 D. 容易

  2. “号以千钧实无缕”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A. 力量强大 B. 力量微弱 C. 空有名声 D. 实际作为

答案:

  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黄庭坚的《题竹石牧牛》: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诗词对比:

  • 张耒的《和应之蝎虎》与黄庭坚的《题竹石牧牛》都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背景和主要作家的创作特点。

相关查询

初闻思归鸟忆昨寄崔伯易朱元弼 和束熙之雨后 送春 / 春晚 从先生明哲道中呈伯广炳道 理琴 有欲得予姓名为寿撰者漫占谢之 报政还出庐山下见莳秧者 花源图 大河 海云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解衣般礴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兴国安邦 漫开头的成语 俛首帖耳 爪字旁的字 嶜岑 疋字旁的字 利惹名牵 平生之愿 泪囊 麋耗 拍脑门儿 立刀旁的字 走之旁的字 三框儿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