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塞下曲三首》

时间: 2025-05-04 08:51:22

诗句

春草年年怨别离,生还不分及瓜时。

天寒虮虱生金甲,雪里龙蛇落画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8:51:22

塞下曲三首

作者: 何白 〔明代〕

原文展示:

春草年年怨别离,生还不分及瓜时。
天寒虮虱生金甲,雪里龙蛇落画旗。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草每年都在怨恨离别,生长至今却不分离到瓜熟的时节。
寒天里虮虱(虱子)生出了金色的甲壳,雪中龙蛇(指战旗)落下了画着的标志。


注释:

  • 怨别离:对离别的怨恨,表达了对分别的痛苦。
  • 瓜时:指的是瓜果成熟的时节,象征着团圆的时刻。
  • 虮虱:一种小虫,常用作比喻,指战乱时期的艰难。
  • 金甲:虮虱生出的金色甲壳,象征着坚韧和生存的艰辛。
  • 龙蛇:比喻战旗,指战斗的形象。

典故解析:

“春草年年怨别离”的情景,常见于古代诗词,表达了生离死别的无奈与哀伤。古人常以草木寄情,草的生长与离别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对时间流逝与变迁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白,明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刻的情感著称。其中,"塞下曲"系列作品体现了作者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情感流露。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多战之时,边塞生活的艰辛和离别的情感成为了诗人创作的主要源泉。诗中流露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反映了社会动荡对人们心灵的影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辛酸与对亲人的思念。开篇以“春草年年怨别离”引入,草木的生长与离别的痛苦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离愁的绵延。接着“生还不分及瓜时”,用瓜熟的时节象征团圆,暗示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渴望。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严酷环境的描绘,“天寒虮虱生金甲”展现了边塞战士生活的艰难与不易,虮虱的金甲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突显出生命在逆境中的顽强。最后一句“雪里龙蛇落画旗”,则是对战斗的描绘,暗示了战斗的频繁与残酷。

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离别的深切感怀,也有对边塞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细腻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历史感与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草年年怨别离:春草每年生长,因离别而怨恨,表现出对离愁的无奈。
  2. 生还不分及瓜时:纵使草木生长,也无法等到瓜熟的时节,暗示团圆的遥不可及。
  3. 天寒虮虱生金甲:寒冷的天气里,虮虱的出现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战斗的准备。
  4. 雪里龙蛇落画旗:雪中战斗的场景,体现了战争的残酷与不易。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草木与离别相提并论,增强情感。
  • 拟人:草木似乎能感知离别之苦,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离别与思乡,表达了边塞士兵在战乱中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对团圆的渴望与对生存的坚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草:象征生命的延续与离别的哀愁。
  • 虮虱:代表艰难环境下的生存。
  • 龙蛇:象征战争与战斗的象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草年年怨别离”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离愁
    • C. 希望
  2. “瓜时”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开花
    • B. 团圆
    • C. 旅行
  3. “雪里龙蛇落画旗”指的是什么?

    • A. 农作物
    • B. 战斗
    • C. 旅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高适的《塞上曲》

诗词对比:

何白的《塞下曲》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表达了对边塞生活的感慨,但何白更侧重于离愁与思乡,而王之涣则更多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与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何白的生平与作品研究》
  • 《古代边塞诗词的情感与意象分析》

相关查询

曹仁宪谨荣寿 其三 曹仁宪谨荣寿 曹仁宪谨荣寿 淳佑甲辰三月中浣奉诏经略同客张景东冯云从 凤凰山 出塞 云厓久客川中江上偶怀 村居春日 嵇留山寄观骚注参证诗以纪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乚字旁的字 建之底的字 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登高自卑 包开头的成语 山高路险 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紫芝眉宇 障累 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羊枣昌歜 恫瘝在抱 爿字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肆訾 辨眼 宪规 故籍 耂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