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1:5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1:58:50
《虎暴二首》
噬至饱而止,出为饥所驱。
东邻栈失羖,西舍廐亡驹。
浪说裴旻射,难施抱朴符。
雌雄已堪畏,况挟小于菟。
这首诗描绘了猛虎的暴虐和对周边生灵的威胁。诗人首先写到老虎吃饱后会停止进食,但它仍然会因饥饿而出没,给周围带来恐慌。东边的邻居因虎的侵袭失去了羊,西边的马厩也因为老虎而失去了小马。接着,诗人提到传奇射手裴旻的故事,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施展抱朴符(道家用的护符)也显得无能为力。最后,诗人指出,不论是雌虎还是雄虎都让人感到恐惧,更何况那些小于兔子的幼虎,它们的威胁同样不容小觑。
裴旻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弓箭手,传说他能百发百中,代表着高超的技艺和勇敢。抱朴符是道教的护符,象征着对自然力量的尊重和对个体生命安全的渴望。该诗通过提及这些典故,强化了老虎对人类和动物的威胁。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阮,号白云山人,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战乱频发的时期,猛虎象征着社会的不安定与野性的威胁,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生存环境的深刻思考。
《虎暴二首》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猛虎的可怕与对人类生存的威胁。诗中用词简练,意象鲜明,特别是“噬至饱而止”一语,生动地描绘了老虎的凶猛与自然法则的无情。诗人在描绘老虎的暴力时,巧妙地引入了人类的脆弱与无力感,东邻的羊与西舍的小马象征了无辜的生命,被猛兽所吞噬,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无奈和对社会动荡的深切反思。
整首诗在结构上也极具对比,既有老虎的强大,又有人的无奈。通过提及裴旻的传奇,诗人似乎在暗示,纵使有英雄之士,面对自然的威胁,仍然显得无能为力。这种对比与反差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让人产生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类处境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猛虎作为自然界的强者,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反映出人类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脆弱与无奈,展现了生命的珍贵与脆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虎暴二首》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裴旻”是指:
诗中“噬至饱而止”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