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东坡先生韵 其八》

时间: 2025-05-04 11:48:33

诗句

闭门静观心,踵息閟天和。

从渠江头人,尺水一丈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8:33

原文展示:

闭门静观心,踵息閟天和。
从渠江头人,尺水一丈波。

白话文翻译:

闭上门静静地观察自己的内心,脚步停息,感受天地的和谐。
从河渠的尽头看人,只有一尺深的水波,宛如丈量的宽广。

注释:

  • 闭门:闭上门,这里指的是隔绝外界喧嚣,专注内心的安静。
  • 静观:静静地观察,心态平和。
  • 踵息:脚步停息,意指停止行走,静止不动。
  • :关闭、遮蔽的意思。
  • 天和:天地自然和谐的状态。
  • :指水渠或河流。
  • 江头人:从江的尽头看过去的人。
  • 尺水:一尺深的水,形容水量不多。
  • 丈波:波浪如丈,形容波动的宽度。

典故解析:

本诗中未涉及特定典故,但反映了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和对自然和谐的追求。同时,诗中“尺水一丈波”的意象,暗示即使水面不深,波动却可以展现出广阔的境界,蕴含了“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哲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字子明,号惟白,南宋著名词人。其词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人生哲理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张孝祥隐居时期,反映出他对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向往。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选择闭门思索,展现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内心感受。首句“闭门静观心”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关注,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省。第二句“踵息閟天和”则揭示了通过静观达到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诗人在观察外部世界时,发现内心的平和与外界的和谐密切相连。

下半部分“从渠江头人,尺水一丈波”则通过对水的描写,展现出虽然水量不多,却能激起波澜,隐喻着生活中的微小事物仍能引发深远的影响。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表现出一种哲理上的深邃。

整体上,诗歌通过简洁的描写,带给读者一种清新而深远的思考,体现了张孝祥对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的追求,表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闭门静观心:诗人选择关闭门扉,远离外界喧嚣,专注内心的宁静与反思。
  2. 踵息閟天和:脚步停止,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体现出一种道家思想的无为状态。
  3. 从渠江头人:从水流的尽头望去,诗人观察到世界的广阔,启发思考生活的细节。
  4. 尺水一丈波:即使水不深,波动却能展现出广阔的境界,象征着小事也能引发深远的影响。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美感。
  • 比喻:用“尺水”与“丈波”的对比,形象地展现出生活的深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内心宁静、自然和谐的向往,强调了内心的观察与思考对理解生活的重要性。通过描绘简单的自然场景,传达出深邃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 闭门:象征隔绝外界,追求内心的宁静。
  • 静观:体现出对内心和自然的关注。
  • 尺水丈波:分别象征生活的细微与深远,暗示深刻的哲理和观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闭门”的意义是什么? A. 关闭门窗
    B. 隔绝外界,专注内心
    C. 离开家门
    答案:B

  2. “尺水一丈波”意指什么? A. 水很深
    B. 水面平静
    C. 微小事物能引发深远影响
    答案:C

  3.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排比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张孝祥与苏轼的作品均表现出对自然和内心的思考,但张孝祥更偏重于内心的安宁与和谐,而苏轼的作品则多了些豪放与气势。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展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辞典》
  • 《张孝祥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蝶恋花 其九 蝶恋花 其二 星之子 蝶恋花 其一 「感春」次任公韵 蝶恋花 其一 清明 蝶恋花四首 其四 蝶恋花 客居无俚,汪松年送旧词数帙至,喜拈此解 蝶恋花 次雪儿韵 蝶恋花 游仙 蝶恋花 其一 布袋和尚 蝶恋花 灯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折文旁的字 犬字旁的字 打动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巛字旁的字 不得善终 救给 端直 适性任情 深中肯綮 刮刮杂杂 咏嘲风月 虎字头的字 极睇 兔结尾的成语 面字旁的字 略见一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