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3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32:41
原文展示:
落花五十首 其二十六 沈周 〔明代〕 供送春愁上客眉,暖风晴日党游丝。 拟招绿妾还成些,戏比红儿煞要诗。 钿盒检妆馀故靥,胆瓶和水弃残枝。 纷争乱竞须臾静,似了东窗一局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落花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诗中,“供送春愁上客眉”意味着春愁如影随形,缠绕在客人的眉间。“暖风晴日党游丝”形容暖风和日光下,游丝飘荡,增添了春日的慵懒与闲适。“拟招绿妾还成些,戏比红儿煞要诗”则通过拟人手法,将落花比作绿妾和红儿,戏谑中透露出对落花的怜爱。“钿盒检妆馀故靥,胆瓶和水弃残枝”描述了女子在妆台前检视妆容,而胆瓶中插着残枝,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美的凋零。最后两句“纷争乱竞须臾静,似了东窗一局棋”则以棋局喻人生,表达了世事纷繁,最终归于平静的哲理。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周(1427-1509),明代著名画家、诗人,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沈周的诗文书画皆有很高成就,尤以山水画著称,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多描绘田园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沈周《落花五十首》中的一首,创作于明代。诗中通过对落花的描绘,抒发了对春光易逝、美好事物难以长存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落花为媒介,抒发了诗人对春光易逝的感慨和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诗中,“供送春愁上客眉”一句,便将春愁与落花紧密联系在一起,春愁如同落花一般,缠绕在客人的眉间,难以摆脱。“暖风晴日党游丝”则进一步以暖风和日光下的游丝,增添了春日的慵懒与闲适,同时也暗示了落花的飘零。
“拟招绿妾还成些,戏比红儿煞要诗”两句,通过拟人手法,将落花比作绿妾和红儿,戏谑中透露出对落花的怜爱。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落花不再是简单的自然现象,而是具有了人的情感和生命,增强了诗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钿盒检妆馀故靥,胆瓶和水弃残枝”两句,则通过女子在妆台前检视妆容,以及胆瓶中插着残枝的描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美的凋零。这种对美的凋零的描绘,不仅是对落花的感慨,也是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
最后两句“纷争乱竞须臾静,似了东窗一局棋”,则以棋局喻人生,表达了世事纷繁,最终归于平静的哲理。这种以棋局喻人生的手法,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情感更加丰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落花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春光易逝的感慨和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明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落花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春光易逝的感慨和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诗中,春愁、暖风、游丝、落花等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春日落花的图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难以长存的感慨。最后两句以棋局喻人生,表达了世事纷繁,最终归于平静的哲理,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情感更加丰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供送春愁上客眉”一句,春愁与什么紧密联系在一起? A. 暖风 B. 游丝 C. 落花 D. 棋局
“拟招绿妾还成些,戏比红儿煞要诗”两句,通过什么手法,将落花比作绿妾和红儿?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纷争乱竞须臾静,似了东窗一局棋”两句,以什么喻人生? A. 落花 B. 棋局 C. 游丝 D. 暖风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