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落花五十首 其二十四》

时间: 2025-05-04 10:27:29

诗句

繁华消息寄芳丛,玩弄游人转眼空。

万物死生宁离土,一场恩怨本同风。

株连晓树成愁绿,波及烟江有倖红。

我问老僧求点断,数声啼鸟夕阳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7:29

原文展示:

落花五十首 其二十四 沈周 〔明代〕 繁华消息寄芳丛,玩弄游人转眼空。 万物死生宁离土,一场恩怨本同风。 株连晓树成愁绿,波及烟江有倖红。 我问老僧求点断,数声啼鸟夕阳中。

白话文翻译:

繁华的消息寄托在芳香的花丛中,吸引游人却转眼成空。 万物生死不离土地,一场恩怨如同风一般无常。 连绵的树影在晨光中化作忧愁的绿色,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有幸染上红色。 我向老僧求教如何断绝这些纷扰,只听见几声鸟鸣在夕阳中回荡。

注释:

  • 繁华消息:指花开的盛况,也隐喻世间的荣华富贵。
  • 芳丛:花丛,指盛开的花朵。
  • 玩弄游人:指花朵吸引游人观赏。
  • 转眼空:形容事物转瞬即逝,不长久。
  • 万物死生:指自然界中万物的生死循环。
  • 宁离土:不离土地,指万物生长和死亡都在土地上。
  • 恩怨本同风:恩怨如同风一样无常,转瞬即逝。
  • 株连:树木连绵不断。
  • 晓树成愁绿:晨光中的树木呈现出忧郁的绿色。
  • 波及烟江:波光影响到烟雾缭绕的江面。
  • 有倖红:幸运地染上红色,指江面上的波光呈现出红色。
  • 老僧:指智者或修行者,象征着超脱世俗的智慧。
  • 点断:指断绝世俗的纷扰,达到心灵的宁静。
  • 数声啼鸟:几声鸟鸣,增添了诗中的自然氛围。

诗词背景: 沈周(1427-1509),明代著名画家、诗人,字希哲,号石田,晚号白石翁。他的诗画风格深受宋元文人画影响,以山水画最为著名,诗作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这首诗出自《落花五十首》,是沈周晚年之作,反映了他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落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诗中“繁华消息寄芳丛,玩弄游人转眼空”一句,既描绘了花朵的美丽和短暂,也隐喻了人世间的荣华富贵转瞬即逝。“万物死生宁离土,一场恩怨本同风”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万物生死不离土地,而人间的恩怨情仇也如同风一般无常。后两句“株连晓树成愁绿,波及烟江有倖红”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增添了诗的意境和情感色彩。最后,诗人向老僧求教如何断绝世俗纷扰,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首句通过“繁华消息”和“转眼空”形成对比,突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 第二句用“万物死生”和“恩怨本同风”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世事的深刻理解。
  • 第三句通过“株连晓树成愁绿”描绘了晨光中树木的忧郁色彩,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第四句“波及烟江有倖红”则通过色彩的变化,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变幻。
  • 最后两句通过向老僧求教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繁华消息”和“转眼空”的对比,突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 拟人:将花朵拟人化为“玩弄游人”,增添了诗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繁华消息”对“转眼空”,“万物死生”对“恩怨本同风”,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生命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诗人通过对落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繁华消息:象征着世间的荣华富贵,也隐喻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 芳丛:象征着美丽和短暂的生命。
  • 万物死生:象征着自然界中万物的生死循环。
  • 恩怨本同风:象征着人间的恩怨情仇如同风一般无常。
  • 株连晓树成愁绿:象征着忧郁和哀愁的情感。
  • 波及烟江有倖红:象征着美丽和变幻的自然景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繁华消息寄芳丛”中的“繁华消息”指的是什么? A. 花开的盛况 B. 世间的荣华富贵 C. 自然界的消息 D. 人间的恩怨情仇

  2. 诗中“万物死生宁离土”表达了什么意思? A. 万物生长和死亡都在土地上 B. 万物生死不离土地 C. 万物生死如同风一般无常 D. 万物生死如同土地一般坚实

  3. 诗中“我问老僧求点断”中的“点断”指的是什么? A. 断绝世俗的纷扰 B. 断绝生命的无常 C. 断绝自然的循环 D. 断绝人间的恩怨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 王维《鸟鸣涧》: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沈周《落花五十首 其二十四》: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和世事的深刻感悟,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而沈周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沈周诗集》:收录了沈周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观我四首 老 观我四首 生 瞿塘峡 舟中遥望巫山 阳湖道中 出峡泊宜昌府(四首选一) 晓行 芦沟 读《桃花扇》传奇偶题八绝句(选—) 公馆燕酬南使徐陵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取材 取资 砺世磨钝 规重矩迭 聿字旁的字 余热 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无字旁的字 廾字旁的字 瓜皮船 皮字旁的字 歺字旁的字 四散 系之苇苕 老着面皮 山海之味 包含汹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