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1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1:03
拱揖消狂冠,从容奉两宫。
临危几谢传,忍事实娄公。
陶冶无偏党,经纶尽朴忠。
再来金鼎地,高卧亦成功。
这首诗的意思是:
恭敬地拱手作揖,抑制住心中的狂妄,从容地侍奉两位皇上。
在危急时刻,几次谢绝了高位的传召,忍耐着现实的艰难和压力。
陶冶品德没有偏向某一党派,治理国家尽显朴实忠诚。
再度来到这金鼎之地,卧于高位也算得成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韩元吉,字景元,号澹庐,宋代诗人,生于公元11世纪,因其诗作清新脱俗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他的诗歌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政治。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韩元吉悼念太师丞相文恭陈公之际,以表达对其忠诚与清白的敬仰。陈公在政治上坚持正义,反对腐败,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政治清明的渴望。
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忠诚、清白的高度赞美。诗的开头通过“拱揖消狂冠”描绘了一个谦卑而尊敬的姿态,表现出诗人对权力的敬畏与对理想政治的向往。接下来的“临危几谢传”,则让人感受到了在权力面前的坚守与不屈,诗人将自己与陈公的品德相提并论,表达了对理想忠臣的追求。
诗中“陶冶无偏党,经纶尽朴忠”则强调了陈公在政治中超然的立场,既不偏向任何一方,也不追求个人的利益,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与无私的奉献精神。最后两句“再来金鼎地,高卧亦成功”则是一种理想的寄托,强调了清白忠诚的精神即便在权力中心也能拥有自己的成就。
通过这首诗,韩元吉不仅是在悼念一个忠臣,更是在呼唤一种理想的政治风气和人格价值,展示了他对社会变革的期望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忠诚与清白为主题,展示了对理想政治的渴望与追求,表达了一种对历史忠臣的赞美以及对高尚品德的崇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拱揖”表示什么?
A. 狂妄
B. 谦卑
C. 高傲
D. 忍耐
“临危几谢传”中的“几谢传”意指?
A. 多次接受召唤
B. 多次拒绝召唤
C. 感谢召唤
D. 感谢忠诚
诗中提到的“金鼎”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权力
C. 忍耐
D. 忠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