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婆罗门引 山居补植花木》

时间: 2025-05-07 07:13:24

诗句

庐非人境,山深四月未闻莺。

飞花空忆春城。

最恼无情野烧,收拾到陈青。

尽黄云红叶,一望芜平。

荒畦几棱。

豆坼甲,怯寒轻。

剩有劫余幸草,识我经行。

饾饤阴晴。

试种竹、移蕉环护庭。

锄未了,雾冥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3:24

原文展示

婆罗门引 山居补植花木
作者: 杨玉衔 〔清代〕

庐非人境,山深四月未闻莺。
飞花空忆春城。最恼无情野烧,收拾到陈青。
尽黄云红叶,一望芜平。
荒畦几棱。豆坼甲,怯寒轻。
剩有劫余幸草,识我经行。
饧饤阴晴。试种竹移蕉环护庭。
锄未了,雾冥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隐居时的所见所感。诗的开头指出这里并不是人间的境地,四月的山深处听不到黄莺的鸣叫。飞舞的花瓣让我空自怀念春城的美好。最让我恼怒的是无情的野火,把绿色的植物烧成了枯黄。眼前尽是黄云和红叶,远望过去满眼的荒芜平原。荒废的田畦上只剩下几块边缘,豆角的种子已经发芽,却因寒冷而显得虚弱。唯有几株幸存的草识得我经过的路。阴晴不定,试着种些竹子和蕉树来环绕庭院,但锄草的工作还未完成,雾气弥漫,令人迷茫。

注释

  • : 指居所,这里指简陋的山居。
  • : 指黄莺,春天的象征。
  • 飞花: 形容春天花瓣飘落的景象。
  • 无情野烧: 指野外的火灾,形容自然界的残酷。
  • 陈青: 指被烧后的植物,失去生机的绿色。
  • 芜平: 荒芜的平原。
  • 豆坼甲: 形容豆角种子发芽的样子。
  • 劫余: 指经历过灾难后幸存的事物。
  • : 指锄地,进行田间管理的工具。
  • 饧饤: 指阴云和晴天交替的天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玉衔,清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的山居生活中,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现实困境的感慨。诗中既有对春天美好生活的怀念,也有对于自然灾害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山中隐居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开头“庐非人境”便设定了一个远离世俗的环境,表现了作者渴望逃避尘世纷扰的心境。接着,诗人用“四月未闻莺”来表达春天的寂静与孤独,突显了自然界的冷清。飞花的回忆引发了对繁华春城的怀念,反衬出眼前的荒凉景象。

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了自然的灾难,野火带来的毁灭让诗人感到无奈和愤恨,而“尽黄云红叶,一望芜平”则描绘了因火灾而显得荒芜的山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在描写荒田与幸存草的同时,表达了对于生命力的坚韧与希望。

最后,试种竹子和蕉树的意图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也暗示着人对自然的改造与适应,尽管锄草的工作尚未完成,但在雾气的笼罩下,诗人似乎依然保持着一份宁静与坚持。全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追求,既有对自然美的向往,也有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庐非人境: 诗人在山中隐居,暗示这是一处与世隔绝的地方。
  • 山深四月未闻莺: 春天已至,但这里的自然环境依然寂静,没有鸟鸣声,反映出孤寂的感受。
  • 飞花空忆春城: 飞舞的花瓣让人怀念城市中的春天,表现出对往昔的追忆。
  • 最恼无情野烧: 野火的无情让人愤怒,表现出对自然灾害的无奈。
  • 收拾到陈青: 形容被烧后的植物,突出现实的无情。
  • 尽黄云红叶,一望芜平: 描绘了荒凉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 荒畦几棱: 形容荒废的田地,突显出人们的辛劳与现实的残酷。
  • 豆坼甲,怯寒轻: 豆角虽发芽,但因寒冷而显得脆弱,象征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 剩有劫余幸草,识我经行: 幸存的草知道诗人的经过,表现出人与自然的某种联系。
  • 饧饤阴晴: 描绘阴晴不定的天气,反映出生活的不确定性。
  • 试种竹移蕉环护庭: 试图改善环境,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锄未了,雾冥冥: 继续未完成的劳动,增添了对生活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 “庐非人境”用庐来比喻隐居生活的清幽。
  • 拟人: “幸草,识我经行”赋予了植物以情感,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 对仗: 诗中多次出现对仗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对生活的思考,在美与荒凉、希望与无奈之间,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哲理与情感。

意象分析

  • : 象征隐逸生活,代表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 春天的象征,代表生命的活力。
  • 飞花: 代表美好的回忆与逝去的时光。
  • 野烧: 自然灾害的象征,反映现实的残酷。
  • 幸草: 象征生机与希望,尽管环境恶劣但仍能存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莺”在春天中象征什么? A. 美好
    B. 寂静
    C. 生命
    D. 冷酷

  2. “无情野烧”指的是什么? A. 人为的火灾
    B. 自然的灾害
    C. 生活的艰辛
    D. 美好的自然

  3. 诗中提到的“幸草”有什么象征意义? A. 历经磨难而依然生存的希望
    B. 生命的脆弱
    C. 对自然的改造
    D.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
  • 杜甫《春望》: 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

诗词对比:

  • 杨玉衔与王维的山居诗: 杨的作品更显忧伤与无奈,而王维则多了一份宁静与超脱。
  • 杨玉衔与杜甫的春天诗: 杨的作品中对自然的失落感更为明显,杜甫则更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山水田园诗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转应曲 和日观并寄 转应曲·寒梦 佳人醉 佳人醉 本事 佳人醉 梁溪道中积雨乍霁 佳人醉 陌上花·闻董曾入同善社 陌上花 见菜花感赋 陌上花 陌上花 用蜕岩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世里 而字旁的字 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食字旁的字 薏苡蒙谤 趐风 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公私兼顾 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香火缘 双人旁的字 料检 文妖 魚字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长斋绣佛 成千上万 开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