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6:2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6:24:15
婆罗门引
作者: 苏穆
西风过后,更无落叶作秋声。
锦机偏动幽情。
万里天涯路窄,何处月长盈。
叹沧波一片,轻换阴晴。
凝眸短檠,浑未辨旧时明。
况又潇潇细雨,遥夜争鸣。
繁华梦久,怕相将都付与云屏。
愁玉女立尽残更。
在西风吹过后,再也没有树叶发出秋天的声音。
锦缎织机却触动了我内心的幽情。
万里天涯的路途显得格外狭窄,哪儿能看到圆满的明月?
叹息着波涛汹涌,轻易地就换了阴晴。
我凝视着短暂的灯光,竟分不清昔日的明亮。
更何况,这细细的雨丝,遥夜中声声不断。
繁华的梦已经太久,怕是将一切都交付给了云屏。
愁苦如同玉女站尽了残更的时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的“月长盈”借用月亮的盈缺,隐喻人生的变化与无常;“潇潇细雨”则引发人们对离别与思念的情感联想。
作者介绍:
苏穆(生年不详),清代诗人,以细腻的感情和清新的意象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交融,风格典雅而充满情韵。
创作背景:
《婆罗门引》写于清代,背景下的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纠葛,促使诗人通过这首词表达对人生无常与情感变化的深刻思考。
《婆罗门引》是苏穆的一首经典之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在秋冬交替时节的孤独与思索。开头“西风过后,更无落叶作秋声”一句,瞬间传达出季节更迭带来的寂寥感,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沉默。接下来的“锦机偏动幽情”,则将个人情感与外在环境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波动与思念。
诗中充满了对远方的惆怅与对过往的追忆,“万里天涯路窄,何处月长盈”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似乎在问:在这漫长的旅途中,真正的归宿在哪里?整首诗的情感在细雨与夜晚的交响中愈加浓烈,尤其是“繁华梦久,怕相将都付与云屏”,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梦境的破碎,似乎在预示着美好时光的无奈与失落。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其优美的意象、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观察与深刻理解,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感,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西风过后,更无落叶作秋声”中“秋声”指的是什么?
本诗的主题主要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