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婆罗门引(用韵别郭逢道)》

时间: 2025-04-29 13:21:52

诗句

绿阴啼鸟,阳关未彻早催归。

歌珠凄断累累。

回首海山何处,千里共襟期。

叹高山流水,弦断堪悲。

中心怅而。

似风雨、落花知。

更拟停云君去,细□陶诗。

见君何日,待琼林、宴罢醉归时。

人争看、宝马来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1:52

原文展示:

《婆罗门引(用韵别郭逢道)》
作者: 辛弃疾

绿阴啼鸟,阳关未彻早催归。
歌珠凄断累累。回首海山何处,
千里共襟期。叹高山流水,
弦断堪悲。中心怅而,似风雨落花知。
更拟停云君去,细陶诗。
见君何日,待琼林宴罢醉归时。
人争看宝马来思。

白话文翻译:

在绿荫下鸟儿啼鸣,阳光未透,早已催促归去。
歌声珠落似断音,回首望去海山何处,
千里之外我们曾共期盼。叹息高山流水,
琴弦断裂令人悲伤。心中惆怅,仿佛风雨中的落花已知。
更想在云间停留,与你共吟细腻的诗篇。
不知何时再见你,待到琼林宴席结束,醉意归来之时。
人们都争相观看宝马,思念在心。

注释:

字词注释:

  • 绿阴:指树木的阴影。
  • 啼鸟:鸟鸣声。
  • 阳关:阳光照射的地方,古诗中常指明亮的气氛。
  • 歌珠:比喻美妙的歌声。
  • 累累:形容断裂的声音,令人忧伤。
  • 千里共襟期:指与友人共期相见的愿望,尽管相隔千里。
  •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
  • 弦断:指琴弦断裂,象征失去。
  • 似风雨落花知:仿佛风雨中的落花也懂得惆怅。
  • 琼林宴:指宴席,通常是高雅场合。
  • 宝马:美丽的马,象征富贵与荣耀。

典故解析:

  • 高山流水:出自《列子·汤问》,比喻知音难觅,表达了对真挚友谊的赞美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与李清照并称。其词风豪放、激昂,作品多表达爱国情怀及对时局的忧虑。辛弃疾在词中常融入个人情感,展现了丰富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婆罗门引》是辛弃疾在分别友人郭逢道之际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此时,辛弃疾正处于南宋的动荡岁月中,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交织,使得其作品充满了历史的沉重感。

诗歌鉴赏:

《婆罗门引》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以“绿阴啼鸟”引入,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象征着友谊的绵延与美好。而“阳关未彻早催归”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无奈,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厚度。

全诗情感真挚,层层递进,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尤其是“叹高山流水,弦断堪悲”一句,既道出了对知音的渴望,也展现了对友谊脆弱性的哀叹。最后的“见君何日,待琼林宴罢醉归时”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期待再次相聚的美好愿景,却又夹杂着无奈。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辛弃疾对人生、友谊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历史变迁的敏感与忧虑。语言清丽而意境深远,使得这首词成为了表达离愁别绪的经典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绿阴啼鸟,阳关未彻早催归。
    描绘了春日的场景,鸟儿在绿荫下鸣叫,阳光尚未完全照亮,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归家的催促。

  2. 歌珠凄断累累。
    形容美妙的歌声如珠落地般断裂,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忧伤。

  3. 回首海山何处,千里共襟期。
    回望过去的美好时光,尽管相隔千里,仍然怀念与友人共度的时光。

  4. 叹高山流水,弦断堪悲。
    叹息知音难觅,琴弦断裂象征着失去的友谊,令人感到悲伤。

  5. 中心怅而,似风雨落花知。
    诗人内心感到惆怅,仿佛风雨中的落花也能理解这种心情。

  6. 更拟停云君去,细陶诗。
    希望能在云端停留,与友人一起吟诵诗歌。

  7. 见君何日,待琼林宴罢醉归时。
    表达对重逢的渴望,期待在宴席结束后再见的时刻。

  8. 人争看宝马来思。
    最后提到人们争相观看宝马,暗示对物质的追逐与内心思念的冲突。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求,增强情感的深度。
  • 拟人:将风雨中的落花拟人化,表达情感的共鸣。
  • 对仗:整首词的结构工整,形成对仗,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谊、时光流逝的反思,展现了辛弃疾对人生和情感的深刻理解,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与对离别的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阴:象征着生机与友谊。
  • 鸟鸣:代表着自然的声音,也暗示着思念的情感。
  • 高山流水:象征着知音与友谊的珍贵。
  • 琼林宴:象征着高雅的社交场合与美好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山流水”象征什么?

    • A. 知音难觅
    • B. 自然景色
    • C. 离别的惆怅
  2. “见君何日,待琼林宴罢醉归时”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友人的期待
    • B. 对时间的无奈
    • C. 对生活的满足
  3. 诗中“绿阴啼鸟”中“啼鸟”指的是?

    • A. 鸟儿的歌声
    • B. 人的思念
    • C. 自然景观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李清照的作品都反映了对离别与友谊的思考,但辛弃疾更侧重于豪放与激昂的情感,而李清照则更加细腻与柔情,展现了女性特有的思念情愫。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辛弃疾词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满月 三日岐王宅 东封山下宴群臣 百子池 静乐轩喜成 九日宴 延平门高斋亭子应岐王教 九日 唐氏林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送信 包字头的字 干啼湿哭 黑字旁的字 不次之迁 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憨头憨脑 烦城 迷合 止字旁的字 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荆天棘地 靣字旁的字 针尖对麦芒 龙字旁的字 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试院 连舆并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