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卞和泣玉图》

时间: 2025-05-04 00:18:19

诗句

大璞中函天地情,卞和抱出愈分明。

一番刖足一番哭,哭杀世人无眼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18:19

原文展示:

大璞中函天地情,卞和抱出愈分明。一番刖足一番哭,哭杀世人无眼晴。

白话文翻译:

这块大玉蕴含着天地的情感,卞和将它抱出时愈显得清晰。一番被割去脚趾,一番痛哭,哭得世人都失去了眼泪。

注释:

字词注释:

  • 大璞:指未雕琢的大块玉石。
  • :包容、包含的意思。
  • 卞和:古代著名的玉工,因发现美玉而著名。
  • 刖足:古代对犯错者的惩罚之一,割掉脚趾。
  • 哭杀:非常悲痛的哭泣,形容极度的悲伤。

典故解析: 卞和是古代著名的玉匠,他用自己的双脚为求得真玉而付出了代价。这个故事反映了对真理和美的执着追求,以及为此所付出的牺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思肖,宋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文情怀,作品多呈现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卞和的故事,表达了对美的执着和对世人无知的惋惜。

诗歌鉴赏:

《卞和泣玉图》通过卞和与玉的故事,展现了对真理和美的追求。在诗中,卞和代表了对美的执着与牺牲,他不惜付出自己的脚趾,只为获得真玉,这种精神让人感动。诗的开头“大璞中函天地情”引出玉的深刻内涵,仿佛是在说,真正的美不仅仅是外在的光华,更是内心深处的情感与灵魂的共鸣。

接下来的“一番刖足一番哭”则是对卞和经历的直接描绘,痛苦的代价让人感受到追求真理的艰辛。最后一句“哭杀世人无眼晴”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世人无知的深深惋惜,仿佛在说,许多人对真理与美的追求视而不见,甚至在自我沉醉中迷失。

整体而言,诗歌不仅传递了对美的珍视与执着,也对世人的无知与冷漠提出了警惕,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大璞中函天地情:诗人通过“大璞”来象征美玉,寓意着蕴藏着天地自然的情感。
  • 卞和抱出愈分明:卞和将这块玉抱出,象征着对真理的追求愈加清晰。
  • 一番刖足一番哭:通过卞和的受难,强调了追求真理的代价。
  • 哭杀世人无眼晴:表达了对世人无视真理的悲哀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大璞”比作真理与美的象征。
  • 对仗:如“刖足”与“哭”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卞和的故事,传达了对美的执着和追求,揭示了追求真理所需的牺牲,同时也对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无知提出了深刻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璞:象征着美的潜力与价值。
  • 卞和:象征着追求真理与美的精神。
  • 哭泣:象征着对真理追寻过程中的痛苦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卞和为了什么而付出了代价? a) 追求权力
    b) 追求美和真理
    c) 追求财富

  2. 诗中“大璞”象征什么? a) 普通石头
    b) 真理与美
    c) 一块普通的玉石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世人的愤怒
    b) 对世人的惋惜
    c) 对自己的安慰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珠赋》:同样探讨真理与美的主题。
  • 《庐山谣》:通过自然景观表达追求美的心境。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对,虽然主题不同,但都展现了对生命真谛的追求与对世俗的反思。李白的豪放与郑思肖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各有千秋,分别代表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化与艺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季高送酒 己酉中秋之夕与任才仲醉於岳阳楼上明年十一 即席重赋且约再游二首 即席重赋且约再游二首 积雨喜霁 火后借居君子亭书事四绝呈粹翁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次韵尹潜感怀 南柯子(塔院僧阁) 幽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風字旁的字 肉字旁的字 包含挺的成语 戈字旁的字 羝羊絓棘 鹤鸣之士 枯菀 慎行 包含涣的成语 鼠字旁的字 招纸 德浅行薄 浩露 辛字旁的字 一家之主 无拘无缚 横开头的成语 军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