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别故人》

时间: 2025-04-30 21:59:29

诗句

拍马又登程,余酣尚未醒。

曙蟾消淡白,秋汉覆空青。

江走游龙势,山蟠睡虎形。

飘零毋感欢,天地亦浮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59:29

原文展示:

拍马又登程,余酣尚未醒。
曙蟾消淡白,秋汉覆空青。
江走游龙势,山蟠睡虎形。
飘零毋感欢,天地亦浮萍。

白话文翻译:

骑马又要上路,我仍未完全清醒。
晨曦中的月亮逐渐消退,秋天的银河在空中铺展。
江水流动如游龙,山峦蜿蜒如沉睡的老虎。
即使飘零也不必感到欢愉,天地之间也不过是浮萍。

注释:

字词注释:

  • 拍马:指骑马行走,形容出发或启程。
  • 余酣:我还在酣睡中,形容未完全醒来。
  • 曙蟾:指晨光中的月亮,蟾蜍在这里用来比喻月亮。
  • 秋汉:秋季的银河,汉指银河。
  • 江走:江水如同游动的龙,形象生动。
  • 飘零:漂浮、飘荡,形容无根状态。

典故解析:

  • “曙蟾”和“秋汉”都是描绘自然景象的意象,常用于表达诗人的感受和境遇。
  • “江走游龙势,山蟠睡虎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与变化,暗示诗人内心的情感与环境的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思肖,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以描绘自然和抒发个人情感著称,常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和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别故人》这首诗可能是在送别友人之际所作,表达了诗人在离别时的复杂感情,既有对友人的不舍,又有对自然景色的感受。

诗歌鉴赏:

《别故人》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作。诗人在清晨骑马出行,尚未清醒的状态象征着对离别的不适应。开篇“拍马又登程,余酣尚未醒”便直接传达了这一情感。接下来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清晨的宁静与美丽,晨曦下的月亮与秋天的银河交相辉映,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此时,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逐渐显露,江水的流动如龙,山峦的静态如虎,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激荡与沉静。

最后两句“飘零毋感欢,天地亦浮萍”则将诗意推向高潮,诗人意识到即使在美好的自然景象中,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依然存在。天地之间如同浮萍,象征着人生的无根与漂泊,给人以深思。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情感为主线,生动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拍马又登程,余酣尚未醒:表明诗人即将出发,但由于刚醒来,精神尚未完全清醒,反映出对即将离别的依恋。
  2. 曙蟾消淡白,秋汉覆空青:描写清晨的景色,月亮消退,秋天的银河在空中延展,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3. 江走游龙势,山蟠睡虎形:江水流动如龙,山势蜿蜒如虎,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的气势与变化。
  4. 飘零毋感欢,天地亦浮萍:即使在这样的景色中,诗人仍感到飘浮不定,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水比作游龙,山峦比作睡虎,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展开,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对比,体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漂泊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曙蟾: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
  • 秋汉: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换,带有淡淡的忧伤。
  • 游龙与睡虎: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静谧,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余酣”指的是什么状态? A. 清醒
    B. 酣睡
    C. 饥饿

  2. “江走游龙势”是比喻什么? A. 江水的流动
    B. 人的情感
    C. 天空的变化

  3.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A. 离别与思念
    B. 自然的美丽
    C. 战争的悲惨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别故人》与李白的《送友人》都有离别的主题,但李白的作品更显豪放与壮阔,而郑思肖的诗则显得细腻与婉约,二者各具风格,反映了不同的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歌选》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诗词评论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夏州道中 寄怀南北故人 题道成上人院 寄宋明府 御试二首 辇下书事 芳草 寄题崔校书郊舍 辇下寓题 投刑部裴郎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畋狩 送佛送到西天 开来继往 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止字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报税 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夺门而出 倍叛 角字旁的字 三框儿的字 染指于鼎 草囷 地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