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6:04
同房宪部应旋
储光羲 〔唐代〕
衡山法王子,慧见息诸苦。
落发自南州,燕居在西土。
养正不因晦,得中宁患旅。
旷然长虚闲,即理寄行补。
四句了自性,一音亦非取。
橘柚故园枝,随人植庭户。
我地少安住,念天时启处。
宪卿文昌归,愉悦来晤语。
车骑践香草,仆人沐花雨。
长风散繁云,万里静天宇。
起灭信易觉,清真知有所。
逍遥高殿阴,六月无炎暑。
微言发新偈,粲粲如悬圃。
直心视惠光,在此大法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的智慧与宁静,表达了生活中的苦与乐。诗人提到法王子在衡山的领悟,选择出家后生活在南方,虽然远离尘世却也心中宁静。诗中强调内心的修养与自我觉悟,生活的简单与自然,以及与贤者的交流。最后描绘了四季的变化与舒适的环境,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对真理的理解。
储光羲,唐代诗人,以其禅宗思想和高远的艺术境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融入佛教哲理,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智慧。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佛教盛行时期,诗人通过描写高僧的生平和思想,表达对内心平和与智慧的追求。
这首诗以其清新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而著称。诗人通过对法王子一生的描绘,展现了出家人的智慧与宁静,以及与俗世的割舍。诗中“长风散繁云,万里静天宇”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似乎在告诉我们,只有在内心平和的状态下,才能真正领悟生活的真谛。诗歌的节奏感和意象的运用,使得整首诗既有深度又不失优美,让读者在品味字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洗礼。
整首诗强调内心的修炼与智慧的觉醒,通过法王子的故事,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哲理的理解。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法王子”主要代表什么?
填空题:诗中“车骑践香草,仆人沐花雨”体现了对_____生活的向往。
判断题:诗的主题是关于对财富的追求。(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