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4:38
同诸公送李云南伐蛮
作者: 储光羲 〔唐代〕
昆明滨滇池,蠢尔敢逆常。
天星耀鈇锧,吊彼西南方。
冢宰统元戎,太守齿军行。
囊括千万里,矢谟在庙堂。
耀耀金虎符,一息到炎荒。
蒐兵自交趾,茇舍出泸阳。
群山高崭岩,凌越如鸟翔。
封豕骤跧伏,巨象遥披攘。
回溪深天渊,揭厉逾舟梁。
玄武扫孤蜮,蛟龙除方良。
雷霆随神兵,硼磕动穹苍。
斩伐若草木,系缧同犬羊。
馀丑隐弭河,啁啾乱行藏。
君子恶薄险,王师耻重伤。
广车设罝梁,太白收光芒。
边吏静县道,新书行纪纲。
剑关掉鞅归,武弁朝建章。
龙楼加命服,獬豸拥秋霜。
邦人颂灵旗,侧听何洋洋。
京观在七德,休哉我神皇。
这首诗描绘了李云南出征伐蛮的场景。诗人从昆明的滇池出发,感叹蛮夷的逆行与常道相悖。天上的星光闪烁,照耀着西南方。冢宰(地方长官)统领着大军,太守(地方守将)也在行军。征伐的范围广阔,策划的谋略在朝廷之中。金虎符的威严,让敌人感到震慑,动员军队从交趾出发,兵员从泸阳集结。群山高耸,像鸟儿一样飞跃而过,巨象也在远处徘徊。河流如同深渊,波涛汹涌。神兵如雷霆般随行,击打着苍穹,斩敌就像割草一样简单。诗人掩饰丑恶,暗示蛮夷将被消灭。君子厌恶险恶,王师更不愿重伤。四处平静,边境的官吏安静地记录。剑关的兵器归还,武将朝见皇帝。龙楼上加冕,灵兽护卫秋霜。人民歌颂灵旗,欢声笑语传遍四方。最后,诗人祝愿国家安宁,帝王长寿。
作者介绍:储光羲,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豪放激昂、豪情壮志著称,擅长军事题材。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唐代对外征伐蛮夷的背景下创作,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关注与对将士的激励。
这首诗展现了盛唐时期的气概与豪情,诗人通过对军事征伐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将士的鼓舞。开篇以“昆明滨滇池”引入,设置了诗歌的地理背景,接着通过对天象的描绘引出征伐的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金虎符”、“玄武”等,展现出战争的力量与严肃。尤其是“斩伐若草木”一句,生动形象地传达了战争的残酷与决绝。整首诗在气势上波澜壮阔,情感上激昂奋发,既有对将士的激励,又有对胜利的期许,显示出作者的爱国情怀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展现出将士勇敢出征的豪情,寄托了对胜利的期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虎符”象征什么?
A. 权威
B. 迷信
C. 财富
D. 军队
以下哪一句表达了对敌人的强烈压制?
A. 君子恶薄险
B. 斩伐若草木
C. 群山高崭岩
D. 向西南方
诗中提到的“玄武”代表什么?
A. 战斗
B. 保护
C. 胜利
D. 以上都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