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4:48
《湘月 其二 冬至子夜叠前韵》
作者:姚华 〔清代〕
琯灰应律,验红闺彩线,争指圭景。
履袜家家,顿唤起白发高堂欢兴。
旧典犹存,公私多暇,腊意催春冷。
消寒图染,瓣朱搁了妆镜。
怜我病里微吟,春来依旧,比创余临阵。
伏枕量签,度漏阁知几宵情佳胜。
自古阳生,端从子起,到底天堪信。
圜丘旷久,问天莫对还省。
在冬至的子夜,正好是琯灰的律令,可以在红色的闺房中检验彩线,争相指向美好的光景。
家家户户都穿上袜子,白发的高堂顿时被唤起欢欣的气息。
旧时的典籍依然存在,公私之间都显得闲暇,腊月的气息催促着春天的寒冷。
消寒的图案染上了色彩,朱红的花瓣被放在了妆镜上。
我在病中微微吟唱,春天来临依旧,犹如在创作中保持临阵的状态。
伏在枕头上,测量着签文,知道漏水阁中几夜的情感更胜往昔。
自古以来,阳光的生长始于冬至,究竟天是否值得信任。
圜丘在遥远的天际,问天不必再对我沉默。
作者介绍:姚华,清代诗人,擅长古诗,作品多表现情感与自然的结合,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冬至时节,作者通过描写冬至的情景,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未来的期待,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及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湘月 其二 冬至子夜叠前韵》是一首以冬至为背景的诗作。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绘冬至的特定时刻,展现出一种温暖的家庭氛围和对生活的感悟。开篇的“琯灰应律,验红闺彩线”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气氛,接着“履袜家家,顿唤起白发高堂欢兴”描绘了家庭团聚的场景,令人倍感温馨。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用“怜我病里微吟”反映出自己在病中的孤寂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如“腊意催春冷”,不仅表达了冬至的寒冷,也暗示着春天的来临,象征着希望和新生。整体而言,诗歌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哲思,展现出清代诗人对传统节令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冬至这一传统节日,表达了对家庭温暖和传统文化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传递出希望与哲学的深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琯灰应律”指的是哪个节令?
“高堂欢兴”描绘的是哪种场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