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3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36:06
湘月
作者: 厉鹗 〔清代〕
客游未懒,记名园水钥,谁与重叩。
淡写霜痕,爱到处吹尽寻常歌酒。
断溆通烟,疏篱借暖,尚挂微黄柳。
移船遥去,照人都为诗瘦。
何地更著功名,天教老子,付垂纶闲手。
细数阑干问往事,春共横波争秀。
乱影风灯,催归晚笛,眷此情依旧。
城头生月,作成乡思时候。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情感和思考。作者游历途中,仍不忘记名园的水钥,想要重返昔日的记忆。虽然岁月在脸上留下了霜痕,但他依然乐于享受在这里的平常歌酒。江水在烟雾中断流,疏散的篱笆为他带来温暖,依然挂着微微泛黄的柳条。船只缓缓离去,映照在水面上的人都因诗而显得瘦弱。何处还可以追求功名?上天让自己无所事事,悠闲地垂钓。细数栏杆,询问往事,春天与波光争奇斗艳。风吹乱了灯影,催促着归家的晚笛,唯有这份情感依然如故。在城头升起的明月,唤起了乡愁的时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厉鹗(约1683-1747),字寿昌,号兰亭,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自然,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湘月》创作于作者游历时,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独特理解。
《湘月》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和人生哲思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感悟与怀念。开篇的“客游未懒”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闲适的状态,虽然人身在外,心中却仍对故地怀有深厚的情感。接下来的“记名园水钥,谁与重叩”,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仿佛想要重返那段岁月。
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色,如“微黄柳”和“断溆通烟”,更通过这些意象传达出内心的情感。尤其是“移船遥去,照人都为诗瘦”,这句展示了诗人对自我的反思,似乎在说在追求诗意的过程中,自己反而显得愈发消瘦。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往事的细腻回忆,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最后以“城头生月,作成乡思时候”收尾,意象的转变让人感受到强烈的思乡之情,月亮成为了连接作者与故乡的纽带,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那份永恒的乡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反思展开,表现了在追求理想的同时,如何面对岁月的流逝与内心的情感挣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水钥”象征什么?
“何地更著功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城头生月”所传达的情感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