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4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42:25
编云作队,避人惯在深帘内。
已许相看,却又移灯远翠盘。
腰肢渐瘦,惜春不耐清明后。
莫和秦筝,要听香喉第一声。
编云成队,躲避他人习惯待在深帘之内。
已经约好见面,却又将灯光移到远处的翠色盘子边。
她的腰肢渐渐纤细,惜春之情不耐清明后的光景。
不要弹秦筝,只想听那美妙的歌声第一声。
“秦筝”源于古代的乐器,象征着华美的音乐;“清明”则是指清明节,春季的象征,意味着生命的短暂和珍惜。整首诗通过对音乐与春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音乐的热爱。
作者介绍
曹溶,明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与优美的诗风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女性情感与生活,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情感与音乐的重视,尤其是在文人圈中,音乐与诗歌常常交织,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
《减字木兰花 沈家歌姬》是一首结合了音乐与春天意象的诗作,曹溶通过对女性歌唱者的描绘,展现了她的娇美与内心情感。诗中“编云作队”生动地描绘了歌姬的轻盈与优雅,仿佛她就如同一片轻云,柔和而不失灵动。接着,诗人提到“避人惯在深帘内”,这种孤独与隐秘的状态,暗示了她对外界的避让,同时也反映了对私密空间的珍视。
“已许相看,却又移灯远翠盘”,这一句表达了期盼与距离的矛盾。虽然有约定见面,但却又因某种原因将距离拉远,令人倍感惆怅。“腰肢渐瘦,惜春不耐清明后”,这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青春易逝的无奈。最后一句“莫和秦筝,要听香喉第一声”,则是对音乐的倾慕与选择,强调了对嗓音的喜爱,充满了情感的渴望。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音乐的执着,读来令人感受到一种轻柔而深刻的美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歌姬的描绘,表达了对青春、音乐与美好时光的珍惜,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秦筝”象征什么?
a) 传统乐器
b) 生活的悲伤
c) 美丽的风景
诗中表达了对哪种情感的珍惜?
a) 友情
b) 音乐
c) 爱情
“深帘内”体现了什么样的意象?
a) 开放与自由
b) 隐秘与保护
c) 寂寞与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