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3:2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3:22:39
珠殿香輧倚翠棱,寒栖吾道寄孙登。
岂应肘后终无分,见说仙中亦有僧。
云敛石泉飞险窦,月明山鼠下枯藤。
还如华顶清谈夜,因有新诗寄郑弘。
在青翠的山脊上,香气四溢的珠殿倾斜着,
我在寒冷的栖息处,寄托着对孙登的思念。
难道应当在肘后就没有交集吗?
听说仙界之中也有和尚呢。
云雾聚集,石泉奔流,飞溅而下的险窟,
月光明亮,山中的老鼠在枯藤下穿行。
这夜晚就像华顶的清谈,
因为有新诗歌寄给郑弘。
贯休(830年-912年),唐代著名诗人、僧侣,字宗堪,号贯休。贯休的诗歌以清新、淡雅著称,内容多涉及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尤其擅长描写山水之美和对友人的思念。
这首诗写于诗人宿于赤松山时,表达了他对山水的欣赏和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道教文化的亲近。
贯休的《宿赤松山观题道人水阁兼寄郡守》以清新脱俗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全诗以“珠殿香輧”开篇,描绘了一个充满香气的美丽殿宇,给人以幽静而又神秘的感觉。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寒冷的环境中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展现出一种孤寂却又不乏温暖的情感。
“岂应肘后终无分”一语,表明诗人对友谊的珍视,甚至在修道之人也不能割舍人间的情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后两句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象,云雾缭绕、石泉飞流,生动地展现了赤松山的险峻与清幽,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内心的宁静。
最后,以“还如华顶清谈夜”结尾,诗人再次将自己置于高远的环境中,以此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洒脱与豁达。这首诗不仅仅是一幅山水画卷,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自然的热爱、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人生哲理的反思,体现了诗人追求隐逸生活的理想和对人情冷暖的深刻理解。
诗中提到的“寒栖”指的是什么?
A. 温暖的居所
B. 寒冷的栖息地
C. 美丽的山川
D. 友人的家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郑弘”是谁?
A. 诗人的敌人
B. 诗人的朋友
C. 诗人的师傅
D. 诗人的家人
这首诗表达了对什么的思考?
A. 财富
B. 权力
C. 友情与人生
D.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