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7:25
西江月 再用前韵戏曹子方
怪此花枝怨泣,托君诗句名通。
凭将草木记吴风,继取相如云梦。
点笔袖沾醉墨,谤花面有惭红。
知君却是为情秾,怕见此花撩动。
这花枝竟然怨恨而泣,寄托在你的诗句中名声远扬。
依靠草木记忆吴地的风情,继而取相如的云梦情怀。
用笔点墨,袖子沾染了醉人的墨汁,
指责花儿的面容,心中却感到惭愧的红色。
我知道你其实是为了情感而绚烂,
但我怕见到这花儿会撩动我的情思。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深受后世喜爱。
这首诗是苏轼在与朋友曹子方的聚会中写就,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感慨与对情感的思考,反映了他在社交生活中的幽默与智慧。
这首《西江月》通过花与人的情感联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对情感的深刻理解。诗中“怪此花枝怨泣”开篇即以花的情绪引出,仿佛花也有灵性,能感知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苏轼在这首词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花与诗的关系更为紧密,花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情感的寄托。
而“点笔袖沾醉墨”则描绘了诗人在创作时的愉悦状态,这种愉悦与花的美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艺术创作中的沉醉与投入。最后,诗人通过“知君却是为情秾,怕见此花撩动”表达了对情感的警惕与珍惜,既展现了情感的丰富,又承担着对情感引发的复杂心理的反思。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反映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情感的深刻体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围绕情感与自然的关系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对情感的理解与反思,以及在情感世界中的自我克制与觉悟。
诗中提到的“相如”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李白
b) 杜甫
c) 司马相如
d) 白居易
“点笔袖沾醉墨”意指什么?
a) 诗人在写诗时不小心弄脏了衣袖
b) 诗人在创作时沉醉于墨香
c) 诗人在画画
d) 诗人对墨的厌倦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方面展开?
a) 自然风光
b) 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关系
c) 战争
d) 经济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