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3: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3:01
鱼龙随水落,猿鹤喜君还。旧隐丘墟外,新堂紫翠间。野麋驯杖履,幽桂出榛菅。洒扫门前路,山公亦爱山。
张故居为大水所坏,新卜此室故居之东。万木锁云龙,山名。天留与戴公。路迷山向背,人在瀼西东。荠麦余春雪,樱桃落晚风。入城都不记,归路醉眠中。
鱼儿和龙随着水流而落下,猿猴与仙鹤都因为你的归来而欢喜。旧隐居在丘陵与废墟之外,新建的堂屋在紫色与翠绿之间。野生的麋鹿驯服得像穿着鞋子,幽静的桂花从榛子和菅草中冒出。洒扫门前的道路,山公也喜爱这山。
张先生的故居因大水而毁坏,新建的这个房子就在旧居的东边。万树锁住了云中的龙,山名天留与戴公。道路迷失了方向,山的背面与面向,让人迷惑,人在瀼水的西边与东边。荠麦还留着春雪的痕迹,樱桃在晚风中飘落。进入城中已忘记了归路,醉卧中梦见回家的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苏州人,北宋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豪放而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晚年时,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张山人是苏轼的友人,此诗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也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苏轼的这首诗以清新自然为背景,通过对山水人情的描绘,展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既有对友人归来的欢欣,也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首联通过鱼龙与猿鹤的对比,生动描绘了自然界的灵动与和谐,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喜悦。接着,诗人描绘了新的居所,虽然是新建,但却融入了自然的美景之中,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洒扫门前路,山公亦爱山。”一句,既是对生活的认真态度,也是对友人生活的关心,体现了诗人对山水间闲适生活的向往。诗末部分则通过对春雪与樱桃的描写,展现了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给人以哲思的深度。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具有鲜明的个性与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诗词测试:
诗中“猿鹤喜君还”中的“喜”字指的是什么情感?
“万木锁云龙”中的“锁”字有什么修辞效果?
此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