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江月 黄州中秋》

时间: 2025-04-27 08:07:52

诗句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07:52

原文展示:

西江月 黄州中秋
苏轼 〔宋代〕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白话文翻译:

世间的事如同一场大梦,人生中经历几次秋天的凉意。
夜里风吹动树叶,发出声响。看看你眉头和鬓角的白发。
酒价便宜常常愁苦客人太少,明亮的月光常常被云层遮挡。
中秋节谁来和我一起分享这孤独的月光?我举杯凄然地向北方眺望。

注释:

字词注释:

  • 世事:世间的事务。
  • 大梦:比喻人生短暂而虚幻。
  • 秋凉:秋天的寒意。
  • 鸣廊:树叶在风中响动。
  • 眉头鬓上:形容人的白发与沧桑。
  • 酒贱:酒价便宜。
  • 月明:明亮的月光。
  • 云妨:云层遮挡。
  • 孤光:孤独的月光。
  • 把盏:举杯饮酒。
  • 凄然:伤感的样子。

典故解析:

  • 中秋:指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
  • 孤光:象征着孤独,表达了诗人的孤寂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洵之子,苏辙之兄,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兼具豪放与婉约风格,作品内容广泛,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西江月 黄州中秋》作于苏轼被贬至黄州期间,正值中秋之夜,诗人在生离死别、政治失意、生活困苦的背景下,感慨人生的无常与孤独,抒发了对亲友的思念与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孤独的思考。开头两句“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用梦境和秋凉的意象,传达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表现了诗人对人生苦短的深刻认识。接着,夜晚的风声和树叶的鸣响,衬托出一种寂静与孤独的氛围,“看取眉头鬓上”则让人想到时间的流逝和衰老的无奈。

中间两句“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酒虽便宜,但常常没有客人来陪伴,月光也常常被云层遮挡,意象中蕴含着孤独和失落之感。最后两句“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更是将孤独推向极致,诗人举杯向北遥望,沉浸在凄凉的思绪中,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整首词以中秋为背景,结合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中追求情感寄托与人生哲理的探索,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如梦,意味着人生的短暂和虚幻。
  2. 人生几度秋凉:人生中经历几次秋天的寒意,暗示人生的无常和变迁。
  3. 夜来风叶已鸣廊:夜晚的风吹动树叶,声音响起,增添了孤独感。
  4. 看取眉头鬓上:自我反思,看到自己因岁月而增添的白发,感慨时光流逝。
  5. 酒贱常愁客少:尽管酒价便宜,但常常没有人来喝酒,表现出孤独。
  6. 月明多被云妨:明亮的月光常被云层遮挡,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
  7. 中秋谁与共孤光:中秋之夜,唯有孤独的自己,感叹缺少可以分享的人。
  8. 把盏凄然北望:举杯向北方眺望,表现出无奈和伤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一场梦,表现人生的虚幻。
  • 对仗:如“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形成鲜明对比,增添韵律感。
  • 拟人:树叶被风吹得鸣响,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无常、孤独感的深刻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展现了在孤独中寻找情感寄托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人生的虚幻与短暂。
  • 秋凉:象征人生的无常与变迁。
  • 风叶:代表自然的声音,增添孤独氛围。
  • :象征人际关系与情感的寄托。
  • 月光:象征美好与孤独的结合。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世事一场大梦”中的“大梦”指的是:
    A. 人生的虚幻
    B. 美好的未来
    C. 甜美的梦境

  2. 诗中提到的“酒贱常愁客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孤独与失落
    C. 满足

  3. “中秋谁与共孤光”中的“孤光”指的是:
    A. 明亮的月光
    B. 诗人的孤独
    C. 亲友的陪伴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与《西江月 黄州中秋》:两首诗均以月亮为主题,表达了孤独感与对友人的思念。李白的作品更偏向于豪放与洒脱,而苏轼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人生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词典》

相关查询

夏初临 本意,和洪咨夔 夏初临 夏初临 夏初临 初夏 夏初临 苦热简王参军 夏初临 初夏客庆元县 夏初临 四月十一夜迦陵用杨孟载韵 夏初临 平山堂看龙舟 夏初临 同学弟陈炳铮为余词谱吟诵曲,灌音纪事 夏初临 招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歺字旁的字 沿流讨源 殊悬 大权旁落 色字旁的字 一言半语 抵偿 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侔的词语有哪些 工字旁的字 包含娅的词语有哪些 北门之管 弄优 阜字旁的字 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神到之笔 邦宝 儿字旁的字 罍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