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飞来寺》

时间: 2025-05-04 10:51:33

诗句

仙境何来紫翠间,暂维一叶扣禅关。

岩扉薄雾浮金塔,涧道啼猿带玉环。

风度晚钟僧出定,松翻晓雾鹤飞还。

凭高直造群峰顶,欲摘星辰手可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1:33

原文展示:

游飞来寺
作者: 涂瑾 〔明代〕

仙境何来紫翠间,
暂维一叶扣禅关。
岩扉薄雾浮金塔,
涧道啼猿带玉环。
风度晚钟僧出定,
松翻晓雾鹤飞还。
凭高直造群峰顶,
欲摘星辰手可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飞来寺的美丽景色与宁静氛围,诗人感叹这处仙境何以在紫色和翠绿之间存在。他暂时停留在一叶小舟上,敲响了禅宗的门扉。薄雾环绕着金色的塔楼,山涧的道路上,猿猴啼叫着,似乎带着玉环。晚钟声响起,僧人从禅定中走出,松树在晨雾中翻动,白鹤飞回天际。诗人凭高而立,直指群峰的顶端,仿佛想用手去摘取星辰。

注释:

字词注释:

  • 仙境: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形容美丽的环境。
  • 紫翠:指紫色和翠绿色,形容山水的颜色。
  • 扣禅关:敲响禅宗的门,寓意进入禅宗的境界。
  • 岩扉:山岩的门扉,指山间的洞口。
  • 薄雾:轻薄的雾气,给景物增添了神秘感。
  • 啼猿:猿猴叫声,增添了自然的声音。
  • 晚钟:指傍晚的钟声,通常与寺庙相关。
  • 松翻:松树在风中摇动。
  • 晓雾:清晨的雾气。
  • 凭高:站在高处观望。

典故解析:

  • 飞来寺:位于中国浙江省,是著名的佛教寺庙,历史悠久,风景如画,常被文人墨客所吟咏。
  • 禅宗:中国佛教的一个分支,强调直观体悟和心灵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涂瑾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受到文人雅士的熏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融入道教、佛教的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游览飞来寺时,受其山水之美和禅意的启发,表达了他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游飞来寺》描绘了一个如梦似幻的仙境,诗人在自然美景的环绕中,感受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和谐。整首诗采用了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尤其是“岩扉薄雾浮金塔”一句,将寺庙的神秘感与自然的柔和完美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诗中的猿啼声、晚钟声与晨雾的描绘,增强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展现了禅宗的哲学思想。

最后一句“欲摘星辰手可攀”更是将人对自然的向往与渴求表露无遗,表现了人对宇宙星空的探索精神与哲学思考。整体而言,诗人在自然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仙境何来紫翠间:疑问句,感叹这美丽的仙境何以出现在这紫翠的山水之间。
  2. 暂维一叶扣禅关:暂时停留在一叶小舟上,敲响禅宗的门。
  3. 岩扉薄雾浮金塔:在薄雾中隐现的金色塔楼,增添了神秘感。
  4. 涧道啼猿带玉环:山涧的道路上,猿猴的啼叫声仿佛带着玉环,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
  5. 风度晚钟僧出定:晚钟声响起,僧人从禅定中走出,表现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6. 松翻晓雾鹤飞还:松树在晨雾中摇动,白鹤飞回,展现自然的和谐美。
  7. 凭高直造群峰顶:站在高处,直指群峰的顶端,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8. 欲摘星辰手可攀:表达了对星空的向往与探索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仙境”比喻飞来寺的美丽,形象生动。
  • 拟人:猿猴的啼叫声被赋予人性,增强了诗的生动感。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飞来寺的自然景色和禅宗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对内心宁静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境:象征理想与美好。
  • 薄雾:象征神秘与朦胧,隐喻人生的无常。
  • 晚钟: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宁静。
  • 松、鹤:象征长寿和超脱。
  • 星辰:象征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飞来寺”位于哪个省?

    • A. 浙江
    • B. 江苏
    • C. 福建
    • D. 四川
  2.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扣禅关”?

    • A. 敲击
    • B. 书写
    • C. 朗读
    • D. 祈祷
  3. 诗中“欲摘星辰手可攀”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向往
    • C. 悲伤
    • D. 愤怒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更多侧重于宁静与空灵的感觉。
  • 李白的《庐山谣》则展现了更为宏伟的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表现出诗人对壮丽山河的自豪感。

参考资料:

  • 《明诗鉴赏词典》
  • 《中国古典诗歌选》
  • 《飞来寺的历史与文化》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游飞来寺》这首诗的意境与文化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十月十四夜三鼓壶天月佳甚以诗招道祖 十一月十日酒散已二鼓与千里步月因至水堂 十一月十日酒散已二鼓与千里步月因至水堂 十一月十日酒散已二鼓与千里步月因至水堂 省习堂偶题 入寿昌县界 蒙恩除吏部侍郎子侄以诗相庆 旅次二首 旅次二首 礼部尚书洪公挽歌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草字头的字 桃腮柳眼 瓦字旁的字 宝货难售 臣字旁的字 名正理顺 晩荣 牙字旁的字 血字旁的字 请教 私敬 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鲊的词语有哪些 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秉要执本 袖手傍观 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回眸一笑 随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