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0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01:01
哭宛君姑叶安人(二首)
三年空望剡溪船,
惆怅儿家宕子缘。
却似蓬山风引去,不教凡质近神仙。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三年间无数次凝望剡溪的船只,心中充满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诗中提到的“儿家宕子缘”即是对家乡的怀念,感到惆怅与无奈。最后一句用蓬莱仙境的意象,说明了即使是凡间的存在,也难以接近那种神仙般的理想境界。
李玉照是明代著名的女诗人,她的诗作情感细腻,常常表现出深厚的乡愁和对生活的感悟。她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今人也对她的诗歌风格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首诗写于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际,可能反映了她在外漂泊的孤独感与对家乡的渴望,诗中流露出浓厚的乡愁情绪。
李玉照的这首《哭宛君姑叶安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对故乡的思念。开篇“三年空望剡溪船”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三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诗人却依然在等待着那一叶扁舟的归来。此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渗透出一种无奈与惆怅的情感。
“惆怅儿家宕子缘”则表现了对儿时故乡的怀念,宕子缘是诗人对童年回忆的唤起,令人感受到一种温暖而又悲伤的情感。通过这一句,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普遍的人类情感链接在一起,引发读者的共鸣。
最后两句“却似蓬山风引去,不教凡质近神仙”则将思乡之情上升到一种理想化的境界,蓬莱仙境象征着诗人心目中的美好与纯粹,然而现实中的“凡质”却让人无法接近那样的神仙境界。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使得整首诗不仅是对故乡的思念,更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感慨。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故乡的思念与理想的追求,表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剡溪”是指哪个地方?
“惆怅儿家宕子缘”中的“宕子”指代什么?
诗中“蓬山”象征什么?
与李白《静夜思》相比,两者均为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表达更为直白,情感浓烈,而李玉照则通过细腻的意象与理想的对比,展现了更为复杂的情感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