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哭宛君姑叶安人(二首)》

时间: 2025-04-26 11:01:01

诗句

三年空望剡溪船,惆怅儿家宕子缘。

却似蓬山风引去,不教凡质近神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01:01

原文展示

哭宛君姑叶安人(二首)

三年空望剡溪船,
惆怅儿家宕子缘。
却似蓬山风引去,不教凡质近神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三年间无数次凝望剡溪的船只,心中充满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诗中提到的“儿家宕子缘”即是对家乡的怀念,感到惆怅与无奈。最后一句用蓬莱仙境的意象,说明了即使是凡间的存在,也难以接近那种神仙般的理想境界。

注释

  • 剡溪:指浙江的剡溪,风景如画,是诗人怀念的故乡水域。
  • 宕子缘:宕子是指一个地方名,泛指故乡或儿时的玩伴。
  • 蓬山:指的是神话传说中的仙山,象征着理想的境界。
  • 凡质:指的是普通的质朴之物,与神仙的境界形成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玉照是明代著名的女诗人,她的诗作情感细腻,常常表现出深厚的乡愁和对生活的感悟。她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今人也对她的诗歌风格给予了高度评价。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际,可能反映了她在外漂泊的孤独感与对家乡的渴望,诗中流露出浓厚的乡愁情绪。

诗歌鉴赏

李玉照的这首《哭宛君姑叶安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对故乡的思念。开篇“三年空望剡溪船”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三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诗人却依然在等待着那一叶扁舟的归来。此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渗透出一种无奈与惆怅的情感。

“惆怅儿家宕子缘”则表现了对儿时故乡的怀念,宕子缘是诗人对童年回忆的唤起,令人感受到一种温暖而又悲伤的情感。通过这一句,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普遍的人类情感链接在一起,引发读者的共鸣。

最后两句“却似蓬山风引去,不教凡质近神仙”则将思乡之情上升到一种理想化的境界,蓬莱仙境象征着诗人心目中的美好与纯粹,然而现实中的“凡质”却让人无法接近那样的神仙境界。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使得整首诗不仅是对故乡的思念,更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年空望剡溪船:三年间无数次凝望剡溪的船只,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期待。
  2. 惆怅儿家宕子缘:对故乡和童年玩伴的惆怅,情感深厚。
  3. 却似蓬山风引去:引入神话意象,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4. 不教凡质近神仙:现实的无奈与理想的遥不可及,形成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蓬山”比喻理想境界,增强了诗的意象。
  • 对比:理想与现实的对比,突出情感的复杂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故乡的思念与理想的追求,表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剡溪:象征着故乡的美好,承载着怀念的情感。
  • 蓬山:代表理想与追求的境地,充满了神秘与向往。
  • 凡质:体现了现实生活的朴实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剡溪”是指哪个地方?

    • A. 浙江
    • B. 江苏
    • C. 广东
  2. “惆怅儿家宕子缘”中的“宕子”指代什么?

    • A. 童年玩伴
    • B. 家乡
    • C. 朋友
  3. 诗中“蓬山”象征什么?

    • A. 现实
    • B. 理想境界
    • C. 生活

答案

  1. A. 浙江
  2. B. 家乡
  3. B. 理想境界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李白《静夜思》相比,两者均为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表达更为直白,情感浓烈,而李玉照则通过细腻的意象与理想的对比,展现了更为复杂的情感层面。

参考资料

  • 《明代女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中伏日诸群君会玉峰余以病不预作诗寄呈 和子山种花 对雪独酌 野花叹 郡斋水阁闲书·自悟 山堂前庭有奇石数种其状皆与物形相类在此久 守居园池杂题·北园 和吴龙图韵五首·经史阁 续青城山四咏 其一 昭庆观 西崦道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眼近 析木津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竹字头的字 斲目 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山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单孑独立 回黄转绿 鳃裂 继晷焚膏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金戈铁马 麻字旁的字 错节盘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