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王文州咏雪韵》

时间: 2025-05-04 05:56:56

诗句

一穗香云拥博山,毛锥吸尽墨池湾。

诗如骊颔生明月,人似龙媒出帝闲。

洒落高情忘固陋,峥嵘健论起衰孱。

苍髯半雪吾休矣,却怕飞腾不可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56:56

原文展示:

和王文州咏雪韵 一穗香云拥博山,毛锥吸尽墨池湾。 诗如骊颔生明月,人似龙媒出帝闲。 洒落高情忘固陋,峥嵘健论起衰孱。 苍髯半雪吾休矣,却怕飞腾不可攀。

白话文翻译: 一缕香烟环绕着博山炉,毛笔吸干了墨池的水。 诗篇如同骊龙的颔下生出明月,人物如同龙媒从皇帝的闲暇中走出。 洒脱的高情忘却了固陋,雄健的议论振奋了衰弱。 苍白的胡须已半白,我已老去,却害怕那飞腾的高度无法攀登。

注释:

  • 博山:指博山炉,古代的一种香炉。
  • 毛锥:指毛笔。
  • 墨池湾:指墨池,比喻书写的地方。
  • 骊颔生明月:比喻诗篇的杰出。
  • 龙媒出帝闲:比喻人才从皇帝的闲暇中脱颖而出。
  • 洒落高情:指洒脱的高尚情操。
  • 峥嵘健论:指雄健有力的议论。
  • 苍髯半雪:指胡须半白,比喻年老。

诗词背景: 作者王炎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这首诗是和王文州的咏雪诗韵而作,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自豪和对年华老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香炉、毛笔、墨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创作时的环境。诗中“诗如骊颔生明月”一句,用骊龙颔下的明月比喻诗篇的杰出,形象生动。“人似龙媒出帝闲”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后两句则流露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

诗词解析:

  • 首句通过香炉和毛笔的意象,营造了一个静谧的创作环境。
  • 次句用“骊颔生明月”比喻诗篇的杰出,展现了诗人的自豪。
  • 第三句表达了诗人洒脱的高情和对固陋的忘却。
  • 末句则流露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诗如骊颔生明月”,用骊龙颔下的明月比喻诗篇的杰出。
  • 拟人:如“毛锥吸尽墨池湾”,赋予毛笔以人的动作。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自豪和对年华老去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

意象分析:

  • 香云:象征静谧的创作环境。
  • 毛锥:象征诗人的创作工具。
  • 墨池湾:象征书写的地方。
  • 骊颔生明月:象征诗篇的杰出。
  • 龙媒出帝闲:象征人才的脱颖而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骊颔生明月”比喻什么? A. 诗篇的杰出 B. 月亮的美丽 C. 诗人的才华 答案:A

  2. 诗中“苍髯半雪”表达了什么? A. 诗人的年轻 B. 诗人的老去 C. 诗人的忧虑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咏雪》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咏雪》与王炎的这首诗都以雪为题材,但王安石的诗更多地表达了政治寓意,而王炎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洛源驿戏题 自蔚州南入真谷有似剑门,因有归思 劝行乐 过南邻花园 月下喜吕郎中除兵部 阴地关见入蕃公主石上手迹 洛中感事 过旧宅看花 宿石门山居 西归出斜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请室 道不举遗 辵字旁的字 僵死 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论黄数白 治国安邦 肤见谫识 蝇附骥尾 旡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九死不悔 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字旁的字 任远 幽囚受辱 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