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2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5:25
作者:厉鹗 〔清代〕
扫千红已随流去,绿云南浦偷换。
钱钱点点田田样,浮动镜心才满。
青盖软。想早畏朱曦为覆双鸳伴。
全舒尚卷。似龙女笺缄,鲛人帕束,
含忆又含怨。西湖好,何处罗裙玉腕。
采香休道来晚。粉红未逐薰风嫁,
扇底且藏娇面。珠倒溅。
听聚雨声声谱入歌喉啭。
吟骚意懒。任细袅冰丝,低摇翠柄,
衣小那堪剪。
千红花瓣已随风流去,绿意弥漫在南浦之上。
不经意间,似点似田的荷花映入水中,
水面波动,恰似镜中之心。
那青色的荷盖柔软可爱,想起早晨的阳光,
害怕那光辉把双鸳鸯的影子覆盖。
一切尽情舒展,尚未收起,
像龙女的信笺,鲛人的帕子,
满含着思念又夹杂着怨恨。
西湖真好,哪里有那罗裙玉腕的佳人?
不要再说我来得太晚。
那粉红的花朵尚未随风而去,
扇底下依然藏着娇羞的面容。
珠子溅落,听那雨声声入歌喉啭。
吟咏的情绪懒散,任那轻盈的丝线,
轻轻摇曳着翠绿的柄,
这衣裳小巧得怎能裁剪?
作者介绍:厉鹗(约1650-约1715),字承霖,号秋水,清代著名诗人,擅长词、诗,风格清新脱俗。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本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美的描绘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同时流露出对爱情的向往与感伤。
《摸鱼儿 透风透月两明轩赋新荷》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的词作。诗人在词中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尤其是新荷的生机与柔美。词的开头便以“扫千红已随流去”引入,给人一种时光流逝、繁华已逝的感慨,而后又转向“绿云南浦偷换”,表现出自然的再生与美丽的倔强。
词中反复出现的“想早畏朱曦为覆双鸳伴”等句,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和对失去的怅惘。与此同时,诗人在描绘自然美时,情感与景色交融,形成了独特的诗意氛围。词的最后几句“任细袅冰丝,低摇翠柄,衣小那堪剪”,更是将这种感情推向高潮,展现出诗人对细腻情感的深刻理解与表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当前美景的珍惜,同时流露出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扫千红”主要指什么?
“青盖软”中“青盖”形容什么?
诗人对爱情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