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8:27
怪当初春来何意,今送春归何处。
游丝绕地漫天絮,顷刻莺花无主。
留不住。那复管黄鹂啼断斜阳树。
算谁相顾。只纨扇儿郎,红衫小女,
饯却东郊路。从今后,总任梅黄杏紫,
别换一番风雨。牡丹亭畔梨花院,
也自锦围玉聚。空延伫。
长冷落王孙宝骑笙歌墅。
此情休诉。羡蝴蝶颠狂,花间栩栩,
不问伊来去。
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与不舍,开头提到春天来临时的期待和现在送别春天时的惆怅。春天的游丝和漫天的花絮让人感到时光的流逝,瞬间春花和黄莺都已无主。无论怎么留住,都无法阻止黄鹂在斜阳树上的啼鸣。算来算去,只有那些持扇的少年与身着红衫的小女相伴,送别春天的东郊路。从今往后,任由梅花、杏花交替,经历不同的风雨。牡丹亭旁的梨花院子里,依旧是美丽的景致。但我却只能空守着这份情感,长久地冷落在王孙的宝骑笙歌之地。此时此刻的情感,已经无法诉说。看着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流连忘返,却不再关心它的来去。
这首诗中提到的“黄鹂”、“梅黄杏紫”等意象,均为春天的代表,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短暂。诗中的“牡丹亭”与“梨花院”则常在文人笔下出现,代表着美好的爱情与春天的景致,赋予诗词一种典雅的气息。
黄永,清代著名词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抒情。
此诗创作于春末,正值春天逐渐远去之时,诗人借助春天的离去,表达内心的惆怅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黄永的《摸鱼儿·送春》是一首抒情的词作,整首词充满了对春天的缅怀与惆怅。开篇“怪当初春来何意,今送春归何处”即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来去无常的感慨。春天是希望与美好的象征,但随着“送春”的到来,这种美好又将消逝,令人感到无奈。
诗中描绘的景象如“游丝绕地漫天絮”,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柔美与轻盈。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顷刻莺花无主”,春天的绚烂在一瞬间消逝,给人以强烈的失落感。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黄鹂啼断斜阳树”的孤独,强调了春天带来的短暂与无奈。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纨扇儿郎,红衫小女”的意象,展现了一种青春与活力,然而这些美好却无法抵挡时间的流逝。最后,诗人以“羡蝴蝶颠狂,花间栩栩”的闲适姿态,流露出对自由与生命的向往,虽然对春天的离去感到惋惜,但仍然选择以一种坦然的态度面对未来的变化。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交融,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对时光流逝的独特理解,给予读者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以春天的来去为线索,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自然与人生的哲思,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
诗中“游丝”指的是什么?
诗人用什么形象来表达对春天的留恋?
“长冷落王孙宝骑笙歌墅”中的“王孙”指的是什么?
对比两者,可以看到《摸鱼儿·送春》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春望》则将个人情感与国家情势相结合,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