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3:0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4:37
得道凡百岁,烧丹惟一身。
悠悠孤峰顶,日见三花春。
白鹤翠微里,黄精幽涧滨。
始知世上客,不及山中人。
仙境若在梦,朝云如可亲。
何由睹颜色,挥手谢风尘。
这首诗表达了修道者在世俗生活和山中隐居之间的对比。得道者活了百岁,只为修炼一身的丹药。在孤独的高峰上,春天的三花在阳光下绽放。白鹤在翠绿的山中飞舞,黄精则生长在幽静的溪边。此时我才明白,世间的客人,远不如山中隐士。仙境似乎在梦中,早晨的云彩让人倍感亲切。可我又如何能看到那美丽的色彩,只能挥手告别尘世的纷扰。
李颀(约690-766年),唐代诗人,字梦得,号青丘,陕西人。李颀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怀,与王维、孟浩然等人同为盛唐山水诗的代表。
《寄焦炼师》是李颀在隐居生活中对道教的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所写。焦炼师是道教的修道者,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道教修炼者的敬仰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引人入胜。诗人通过描绘高峰、白鹤、黄精等意象,展现了一个与世俗生活截然不同的仙境。在这里,诗人不仅表达了对道教修道者的尊重,更通过“世上客,不及山中人”的对比,突显了隐逸生活的超脱与宁静。诗中“仙境若在梦,朝云如可亲”的句子,传达出一种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留恋,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自然美景。全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典雅之美,展现了李颀的艺术风格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修道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愿望。
李颀的《寄焦炼师》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B. 对修道生活的向往
C. 对自然的无所谓
诗中提到的“白鹤”象征了什么?
A. 自由与长生
B. 美丽与富贵
C. 祥和与宁静
“何由睹颜色,挥手谢风尘”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对人世的留恋
B. 对尘世的厌倦
C. 对生活的追求
通过这些作品的比较,可以看到唐代诗人在描绘自然与隐逸生活方面的共同追求与不同风格,反映出时代的文化特征和诗人的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