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5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52:02
作者: 杨圻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井梧瑟瑟微寒,入帘间,如此江城秋色不堪看。
思旧梦,有谁共,倚雕栏,惟有五更残月照江山。
井边的梧桐树在微寒中瑟瑟作响,透过帘子望去,这江城的秋色令人难以忍受。思念往昔的梦,有谁能与我共同分享?我倚靠在雕刻的栏杆上,只有五更时分的残月照耀着这片江山。
本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成语或历史典故,但“残月”常常被用于表达孤寂的心境,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落寞。
作者介绍: 杨圻,清代诗人,生活于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秋季,正值时光流逝之际,诗人感受到孤寂的氛围,产生了对旧梦的追忆,反映了他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无奈。
这首《相见欢》充分展现了杨圻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诗的开头“井梧瑟瑟微寒”,以意象描绘了秋季的萧瑟与寒冷,营造出一种孤单的氛围。随后的“如此江城秋色不堪看”,更是直接表达了对眼前景色的厌倦与无奈,仿佛在说,眼前的一切都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
“思旧梦,有谁共”,这一句蕴含了深刻的情感,诗人不仅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更感受到一种无以言表的孤独。此处的“旧梦”不仅是对往昔的追忆,更是一种对失去的渴望与无奈的叹息。
最后“惟有五更残月照江山”,通过描绘凌晨的月光,强化了孤独感。这一意象不仅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对未来的渺茫。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给人深思与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孤独景象,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内心的孤独,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理想追求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井梧瑟瑟微寒”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思旧梦,有谁共”中“旧梦”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残月”象征着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人事变化的感慨,风格细腻而情感丰富;而苏轼的《水调歌头》则通过对月的描绘,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