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5:5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5:57:04
原文展示:
所居堂后北篱下获二蛇一小色赤长二尺许一大色黑长七尺围四五寸尾可贯百钱尽放之
二物穴我居,岁月亦已老。 一朝双擒获,蜿蜿出幽草。 安行免噬齧,敢望吐珠报。 巳月不杀蛇,昔贤有遗告。
白话文翻译:
两只蛇在我居住的地方打洞,时间已经很久了。 一天早上同时捉到了它们,它们从幽暗的草丛中蜿蜒而出。 它们安静地行走,没有咬人,我怎敢期望它们吐出珍珠来报答。 在巳月(农历四月)不杀蛇,这是古代贤人留下的告诫。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自家后院捕获两条蛇的经历,并表达了不杀生的思想。这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佛教慈悲思想的影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捕蛇的经历,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界的敬畏。诗中“二物穴我居,岁月亦已老”描绘了蛇长时间在作者居所附近活动的情景,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恒常。“一朝双擒获,蜿蜿出幽草”生动地描绘了捕蛇的场景,蛇的蜿蜒形态和幽草的背景相映成趣。最后两句“巳月不杀蛇,昔贤有遗告”直接表达了作者不杀生的决定,体现了对古代贤人教诲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慈悲。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尊重生命和敬畏自然。通过捕蛇的经历,作者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界的敬畏,体现了佛教慈悲思想和古代贤人的教诲。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巳月”是指农历的哪个月? A. 三月 B. 四月 C. 五月 答案:B. 四月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思想? A. 杀生无益 B. 尊重生命 C. 捕蛇技巧 答案:B. 尊重生命
诗中的“蜿蜿”形容的是什么? A. 蛇的形态 B. 草的形态 C. 风的形态 答案:A. 蛇的形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