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相见欢 其三 畏卢写赠填词图,烟波澹沱,晴雨异态,寤寐西湖,辄倚此调。》

时间: 2025-05-09 02:01:51

诗句

湖天懒放新晴。

晓阴轻。

逗得薄寒吹彻玉楼笙。

数风信,清明近,怕丁宁。

著意雨丝烟柳困雏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1:51

原文展示:

湖天懒放新晴。晓阴轻。逗得薄寒吹彻玉楼笙。数风信,清明近,怕丁宁。著意雨丝烟柳困雏莺。

白话文翻译:

湖面上新晴的天气懒得放开。清晨的阴云轻轻飘动。微寒的风吹透了玉楼的笙音。数着风信,清明的节气已经临近,生怕打扰到安宁。特意想要细雨绵绵,烟雾弥漫的柳树,困住了雏莺。

注释:

  • 湖天:指湖面和天空。
  • 懒放:不愿意放开,形容天气懒散。
  • 晓阴:清晨的阴云。
  • 薄寒:微寒的感觉。
  • 玉楼:华丽的楼阁,通常指的是高雅的场所。
  • 风信:风的消息,象征春风的到来。
  • 清明:清明节,春季的重要节气。
  • 丁宁:细致和宁静。
  • 雨丝烟柳:细雨中的柳树,形容柔和的春雨与柳树的缥缈。
  • 困雏莺:形容雏鸟在雨中困顿的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树铮(1795-1848),字子云,号少山,清代词人,以词风清丽、细腻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相见欢》系列词作多描写江南春景,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情感体验。本词作可能创作于春季,正值清明时节,诗人通过对西湖的描绘,传达了对春天及生命的感受。

诗歌鉴赏:

徐树铮的《相见欢 其三》是一首极具画面感的词作,细腻地描绘了春日清晨西湖的景象。开头的“湖天懒放新晴”便传达了一种慵懒的春日氛围,仿佛连天也懒得完全晴朗,留有一丝阴云,给人以宁静的感觉。紧接着“晓阴轻”则描绘出一种柔和的清晨,带着一丝薄寒,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微寒的气息。

“逗得薄寒吹彻玉楼笙”一句,描绘了春风吹过,玉楼中笙音悠扬的场景,音律与自然相互交融,令人陶醉。而接下来的“数风信,清明近,怕丁宁”则通过对时间的把握,传达了一种细腻的情感,寓意着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宁静生活的珍惜。

最后一句“著意雨丝烟柳困雏莺”则是全诗的高潮,细雨如丝,烟雾缭绕的柳树,似乎让小莺感到困顿,这一意象不仅美丽,而且充满了生动的生命气息,体现了春天的生机和诗人对生灵的关爱。

整首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春日西湖画面,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感悟,情感真挚而深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湖天懒放新晴”:湖面与天空的景象懒懒散散,暗含春日的懒散气息。
    • 第二句“晓阴轻”:描绘晨曦中轻柔的阴云,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 第三句“逗得薄寒吹彻玉楼笙”:薄寒的风穿透了华丽楼阁中的笙音,表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 第四句“数风信,清明近,怕丁宁”:通过数风的节奏感,传达了春天临近的期待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第五句“著意雨丝烟柳困雏莺”:细雨和柳树的意象,形象地让人感受到春雨的温柔以及小鸟困顿的情景。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日的慵懒比作“懒放”,使人感受到自然的悠闲。
    • 拟人:将风、雨、柳树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晓阴轻”和“薄寒吹”,增强了词句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词作通过描绘春日的西湖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生命的珍视,展现了诗人的细腻情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湖天:象征广阔的自然与自由。
  • 晓阴:象征清晨的宁静与神秘。
  • 薄寒:寓意春天的脆弱与温暖的期待。
  • 玉楼:象征人文雅致与生活的高雅。
  • 雨丝烟柳:象征春天的柔和与生命的绵延。
  • 雏莺: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湖天懒放新晴”中的“懒放”指的是: A. 懒惰的放松
    B. 不愿意放开
    C. 轻松的状态
    D. 随意的放置

  2. 诗中的“清明”指的是哪个节气?
    A. 春分
    B. 夏至
    C. 清明节
    D. 秋分

  3. 本诗主要描绘了哪个地方的春景?
    A. 西湖
    B. 东湖
    C. 南湖
    D. 北湖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秦观的《鹊桥仙》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徐树铮 vs. 秦观
    • 两者都描绘春天的美景,但徐树铮更侧重于细腻的自然描写,而秦观则更注重情感的抒发。

解读: 徐树铮的作品具有一种细腻而温柔的风格,适合描写自然景色,而秦观的作品则常常带有深刻的情感和哲思,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词的艺术与风格》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 衰草 浣溪沙 贻深中 浣溪沙 浣溪沙六首 其六 浣溪沙 忆妻词三阕 其一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一 浣溪沙 浣溪沙 赠刘语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轻服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磕头礼拜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舍本逐末 寸字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凸版 飄濯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负土成坟 履险如夷 一心百君 殳字旁的字 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尽其在我 包含讼的词语有哪些 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