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3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34:16
宠新卿典礼,会盛客徵文。
不失迁莺侣,因成贺燕群。
池台晴间雪,冠盖暮和云。
共仰曾攀处,年深桂尚熏。
这首诗描绘了在庆祝新任太常侍郎的宴会上,宾客们欢聚一堂,文采斐然。诗人借此机会表达对友人的祝贺,感叹时间的流逝以及对往日岁月的追忆。宴会的场景如同晴天里的雪,清新而高雅;而在黄昏时分,华丽的车盖在云朵间飘荡。诗人和友人一同仰望曾经攀登过的地方,回忆起多年的友谊,桂花的香气依旧弥漫在空气中。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题材广泛,涉及政治、生活、爱情等多个方面。白居易在任官职期间,关心民生,常以诗文抒发对社会的关切。
这首诗作于白居易担任太常侍郎期间,正值宴会庆祝新任官员。诗中描绘的宴会场景,反映了当时士人之间的交往与文人雅集的风尚。
这首诗在形式上呈现出唐诗的典雅与韵律之美,内容上则通过宴会这一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的开头以“宠新卿典礼”引入,直接点明了宴会的主题,随后描绘了盛大的场面与欢快的气氛,营造出一种喜庆的氛围。诗中“迁莺”与“贺燕”的比喻,不仅生动形象,还反映了诗人在庆祝新任官员时,对友谊与文采的珍视。
“池台晴间雪”一句,运用了清新而典雅的意象,展现出宴会所在的环境的美好。而后面的“冠盖暮和云”,则以黄昏时分的车盖与云朵相呼应,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时光。
最后,诗人以“共仰曾攀处,年深桂尚熏”结尾,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希冀。桂花的香气,象征着友谊的永恒与美好,也暗示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庆祝宴会的场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以清新的自然意象与生动的比喻,营造出一种欢快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基调,反映了人们对岁月流逝的感叹与对友谊长存的期许。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庆祝什么?
诗中提到的“迁莺”象征什么?
“池台晴间雪”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