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0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02:09
郑国夫人挽歌词
作者: 赵良器 〔唐代〕
淑德延公胄,宜家接帝姻。
桂宫男掌仆,兰殿女升嫔。
恩泽昭前命,盈虚变此辰。
万年今已矣,彤管列何人。
这首诗悼念郑国夫人,表达了对她美德和地位的追忆。她的德行使得公子的后代延续,适合与帝王的姻缘结合。她在桂宫中侍奉男主,兰殿里的女主人则被封为嫔妃。她的恩泽照耀着过去的命运,如今时光的变化让人感慨万千。如今万年已过,昔日的风华如今又有谁能再现呢?
郑国夫人是历史上著名的女性,因其出色的品德和智慧而受到后人的崇敬。诗中提到的“桂宫”和“兰殿”,常用于形容高贵典雅的女性生活场所,体现了她的高雅和地位。该诗通过回忆她的恩德与地位,反映了唐代社会对女性的重视与追忆。
作者介绍:赵良器,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以抒情见长,关注人情世故和历史人物。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对郑国夫人的悼念之际,表达了对她过往辉煌生活的追忆,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尊重。
《郑国夫人挽歌词》通过对郑国夫人一生的回顾,展现了她的美德与地位。诗的开篇便明确了夫人的德行与名声,强调了她为家族带来的荣光。接下来,诗人用“桂宫男掌仆,兰殿女升嫔”描绘了她在宫中侍奉的情景,透露出她的高贵与尊重。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感叹“恩泽昭前命”,既是对夫人过往的缅怀,也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最后一句“彤管列何人”更是让人唏嘘,昔日的辉煌难以再现,今天的世界已无人能及她的风采。
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深切的怀念与哀伤,结合了对历史的思考,流露出对美德与地位的尊重。诗句简洁而富有深意,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郑国夫人的追忆,展现了对美德的肯定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反映了唐代社会对女性的尊重与重视。
诗中“淑德”指的是什么?
“桂宫男掌仆”中“桂宫”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彤管”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