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1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13:44
奉和圣制千秋节宴应制
作者: 张说 〔唐代〕
五德生王者,千龄启圣人。
赤光来照夜,黄云上覆晨。
海县衔恩久,朝章献舞新。
高居帝座出,夹道众官陈。
槊杖洗清景,磬管凝秋旻。
珠囊含瑞露,金镜抱仙轮。
何岁无乡饮,何田不报神。
薰歌与名节,传代幸群臣。
君主因五德而生,千年的历史开启了圣人的治理。
赤色的光芒照亮了夜晚,黄色的云彩笼罩了清晨。
海县的恩惠已久,朝廷的礼仪也呈现出新的舞蹈。
高坐在帝位上的君主,众多官员在两旁列队欢迎。
长矛和拐杖洗净了清新的景象,磬声与管乐凝聚了秋天的氛围。
珠囊中蕴含着瑞露,金镜映照着仙人的轮廓。
哪一年没有乡里的饮酒庆祝,哪片土地不向神灵报答?
香气四溢的歌声与节庆相伴,愿这些能够传承给后代,感谢群臣的贡献。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说,字公谨,唐代诗人,官至给事中,因其诗歌清新自然,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而受到后人的推崇。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唐代庆祝千秋节之际,表达了对国家繁荣与君主德治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和谐与富足。
《奉和圣制千秋节宴应制》是一首表现对皇帝和国家繁荣祝愿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庆典的场景,展现了帝王的威仪和臣民的欢庆。开头两句提到的“五德生王者,千龄启圣人”,暗示了一个理想的政治状态,强调了德治的重要性。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夜空中赤光与晨曦的黄云,形成了一个光明与希望交织的意象,象征着国家的未来光明。
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和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和表现力。例如,“槊杖洗清景,磬管凝秋旻”通过音韵的对称与意象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庄重的氛围。末尾的祝愿“传代幸群臣”则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希冀,体现了皇权与臣民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整体看来,这首诗不仅具有强烈的节庆气氛,还蕴含着对德治的深刻思考,展示了唐代文化的繁荣与辉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君主明德、国家繁荣的祝愿,展现了和谐的社会关系和对未来的美好希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五德包括哪几项?
A. 仁、义、礼、智、信
B. 富、贵、荣、华、盛
C. 忍、让、爱、恨、悲
诗中“赤光来照夜”象征着什么?
A. 战争
B. 希望
C. 黑暗
“传代幸群臣”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臣民的感激
B. 对敌人的愤怒
C. 对未来的无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