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3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37:46
杜似吟院二首
作者: 黄庭坚
吟院虚明如画舫,
想成槛外是长江。
杜郎忽作扬州梦,
雨带风沙打夜窗。
在这虚明的吟院里,如同一艘画舫,
我想窗外就是那滔滔长江。
杜甫忽然在我梦中回到了扬州,
雨夹着风沙敲打着夜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文人画的代表之一。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以写景抒情著称。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黄庭坚的吟院,表达了他对杜甫的崇敬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孤寂与对故土的思念。
《杜似吟院二首》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杜甫的敬仰和怀念。在“吟院虚明如画舫”一句中,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宁静的画面,暗示他在创作时的心境是安宁而又清明的。接下来的“想成槛外是长江”,则将视线转向窗外,勾勒出一幅辽阔的江河景象,象征着诗人对广阔天地的向往。
“杜郎忽作扬州梦”一句,直接引入杜甫的形象,内含了作者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深切怀念。扬州是杜甫生前的一个重要居住地,诗人在梦中与杜甫相会,显示了他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文化的传承。最后一句“雨带风沙打夜窗”则将意境引向现实,描绘了夜晚的恶劣天气,暗示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黄庭坚对杜甫的深情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悟,折射出他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吟院、长江、杜甫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思考,体现了对文化传承的关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吟院”指的是: A) 画舫 B) 诗人的写作地点 C) 长江
“杜郎”指的是: A) 李白 B) 白居易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长江”象征着: A) 历史 B) 诗人的心境 C) 广阔的人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庭坚的《杜似吟院二首》与杜甫的《春望》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均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生活的感慨。黄庭坚通过对杜甫的怀念,传达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而杜甫则通过对国事的忧虑,反映了对社会的关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