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之七台溪》

时间: 2025-05-02 13:15:40

诗句

先生行乐在清溪,满世功名对画脂。

一道寒波随眼净,百年高柳到天垂。

昔人无处问谁氏,遗础有情犹旧基。

猿鹤至今烟惨淡,贤愚俱尽水涟漪。

四时相及漏催滴,万事不疑冰泮澌。

聊欲烹茶羹杞菊,身如桑苎与天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5:40

原文展示

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之七台溪
作者:黄庭坚

先生行乐在清溪,
满世功名对画脂。
一道寒波随眼净,
百年高柳到天垂。
昔人无处问谁氏,
遗础有情犹旧基。
猿鹤至今烟惨淡,
贤愚俱尽水涟漪。
四时相及漏催滴,
万事不疑冰泮澌。
聊欲烹茶羹杞菊,
身如桑苎与天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中提到与朋友在清溪中欢聚的情景,面对世俗的功名,诗人选择了淡泊名利。清澈的溪水映照着内心的宁静,百年高大的柳树仿佛要垂到天边。对于昔日的人物,已经无处可问,留下的只是无情的遗址,仍旧显得那么熟悉。猿和鹤在烟雾中显得苍凉,贤愚之人都随着水波逝去。四季交替,时光流逝,万事万物似乎都在冰雪消融中变得清晰。诗人希望能够在此烹茶品菊,与自然融为一体,心境如同桑树和苎麻,随风而去。


注释

  • 清溪:指清澈的小溪,象征自然的纯净和宁静。
  • 画脂:形容世俗的名利、荣华,暗指浮华的生活。
  • 寒波:指清澈的水波,代表心境的清净。
  • 高柳:象征悠久和坚韧,柳树在古诗中常用来表达离别和思乡的情感。
  • 猿鹤:猿和鹤都是象征自由的动物,诗中提到它们的孤独和凋零,传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 桑苎:桑树和苎麻,象征着自然生活的安逸与单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俊逸,擅长山水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黄庭坚晚年,正值其人生的沉淀期,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人生的思考愈加深刻,体现了他对世俗功名的淡泊态度。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之七台溪》展现了他深邃的哲思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在意境上极为清新,诗人通过描绘清溪、寒波、高柳等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尤其是“昔人无处问谁氏,遗础有情犹旧基”一句,既反映了历史的无情,也透露出对过往的怀念与惋惜,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珍贵。

诗中猿鹤的描写,暗示了生命的孤独与无奈,而“贤愚俱尽水涟漪”则引发人们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贤者和愚者在时间面前,皆是浮云,最终归于自然。最后两句以“聊欲烹茶羹杞菊”结尾,诗人选择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安宁,体现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归属感。

整首诗透过清晰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黄庭坚对人生、自然的独特理解,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先生行乐在清溪:描绘与友人在清溪边欢聚的场景,表现轻松愉悦的心情。
    2. 满世功名对画脂:对世俗名利的淡漠,与画脂(美丽的化妆品)形成对比,强调内心的追求。
    3. 一道寒波随眼净:寒波清澈,象征心境的纯净与明澈。
    4. 百年高柳到天垂:高柳悠久,象征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
    5. 昔人无处问谁氏:对历史人物的追忆,突显时间的无情,令人生出惋惜。
    6. 遗础有情犹旧基:尽管人已不在,但遗址仍在,传递出情感的延续。
    7. 猿鹤至今烟惨淡:猿鹤的孤独,反映出生命的脆弱与无奈。
    8. 贤愚俱尽水涟漪:无论贤者还是愚者,最终都随水波而逝,表达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9. 四时相及漏催滴:四季变换,时间流逝,催促着一切的变化。
    10. 万事不疑冰泮澌:万事如冰雪融化,清晰可见,一种对生命真相的领悟。
    11. 聊欲烹茶羹杞菊:诗人渴望在自然中品茶、煮羹,表现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12. 身如桑苎与天随:将自身比作桑和苎,象征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
  • 修辞手法

    1. 比喻:将人生与自然相提并论,增强诗的意境。
    2. 拟人:遗础有情,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情感,增添诗的深度。
    3. 对仗:如“贤愚俱尽水涟漪”,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世俗功名的超然态度,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理念。


意象分析

  • 清溪:象征纯净与宁静。
  • 寒波:代表内心的清澈与明净。
  • 高柳:象征时光流逝和生命的延续。
  • 猿鹤:暗示孤独与生命的脆弱。
  • 桑苎:象征安宁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满世功名对画脂”是指什么? A. 对世俗名利的淡漠
    B. 对美丽的追求
    C. 对财富的渴望

  2. 诗人希望在自然中做什么? A. 读书写诗
    B. 烹茶品菊
    C. 游山玩水

  3. 诗中提到的“猿鹤”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孤独与无奈
    C. 丰收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黄庭坚与王维的山水诗,前者更加注重对自然的哲理思考,而后者则强调自然的美感和情感寄托。两者都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但风格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黄庭坚诗文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相和歌辞。凤笙曲 相和歌辞。长门怨 相和歌辞。铜雀妓 幸梨园亭观打球应制 三日梨园侍宴(一作梨园亭侍宴) 奉和洛阳玩雪应制 晦日浐水应制 立春日内出彩花应制 入少密溪 神龙初废逐南荒途出郴口北望苏耽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兼容并蓄 而字旁的字 阆苑瑶台 单耳刀的字 侍渔 夏宫 欠字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偪近 風字旁的字 足不出门 目若悬珠 鸟章 糊涂虫 百万雄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