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2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26:41
作者:黄庭坚 〔宋代〕
山光扫黛水挼蓝,
闻说樽前惬笑谈。
伯氏清修如舅氏,
济南萧洒似江南。
屡陪风月乾吟笔,
不解笙簧醉舞衫。
只恐使君乘传去,
拾遗今日是前衔。
山光照映着黛色的山峦,水波轻柔地荡漾着蓝色的天空。听说在酒樽前,大家惬意地谈笑。伯氏的清雅修养如同舅氏,济南的风光洒脱宛如江南。屡次陪伴着风月,我在这里吟咏书写,然而却无法理解笙簧的醉人舞衣。只怕使君您乘车离去,今天所捡拾的情怀却是往日的记忆。
“伯氏”可能指代黄庭坚的朋友或同辈,强调其清雅的修养;“舅氏”则是对其舅舅的赞美,表明一种亲近。诗中将济南与江南相提并论,表现出对济南的赞美。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苏轼的好友。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咏物抒怀,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此诗创作于黄庭坚与伯氏的友谊、对济南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问候和对生活的感慨。
黄庭坚的这首诗,透过生动的自然描绘和对友人的深情寄托,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诗的开头通过“山光扫黛水挼蓝”描绘了山水的清丽,展现了济南的美丽风光,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接着,诗人通过“闻说樽前惬笑谈”引入人际交往的愉悦,传达出对友人相聚时光的怀念与赞美。
诗中提到的“伯氏清修如舅氏”,不仅赞美了友人的品德修养,也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及其友人志趣相投的自豪感。而“济南萧洒似江南”则通过对比,突显了济南的独特韵味,使人对这座城市的印象更加深刻。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表达了自己在风月中吟咏的情景,尽管醉于美景,却又无法真正领悟音乐的魅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后一句“只恐使君乘传去,拾遗今日是前衔”,通过对离别的惋惜,传达出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祝福。
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和人际情感,更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悟与对友谊的珍惜。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美好的热爱,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友人未来的祝福。
诗中“山光扫黛”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诗人对伯氏的修养有何评价?
“只恐使君乘传去”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