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2:05
重九日宴江阴
——杜审言 〔唐代〕
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高兴要长寿,卑栖隔近臣。
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
在重九节即将结束时,蟋蟀的归期也已临近,茱萸花开正好迎接这个节日。霜降之时,青女星高挂,正值白衣人送酒而来。大家高兴庆祝长寿,但却因身份卑微而与近臣隔离。龙沙就在这地方,按照旧俗,大家围坐为邻。
杜审言(约 730-784),唐代著名诗人,字务观,号阮亭。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五言和七言诗,尤其以律诗著称。杜审言的诗作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细腻观察。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长寿和健康。此诗写于重阳节,描绘了节日中的欢庆场景,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长寿的美好祝愿。
《重九日宴江阴》是杜审言描写重阳节的佳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氛围和对长寿的祝愿。首句“蟋蟀期归晚”,写出秋天的气息,蟋蟀的归来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也暗示着节日的临近;“茱萸节候新”则提到茱萸花,突显了重阳节的传统习俗。随后“降霜青女月”,描绘了初冬的景象,月亮高悬,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而“送酒白衣人”则表现出佳酿的送达,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最后两句“高兴要长寿,卑栖隔近臣”则体现了对长寿的期盼与社会地位的对比,展现了人们在欢庆长寿的同时,内心对身份地位的思考;“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不仅指明了具体地点,也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生动传达了重阳节的文化内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祝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表达了对长寿的祝愿和对传统习俗的尊重,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地位的差异,揭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复杂性。
重阳节又称为哪个节日?
诗中提到的“青女”是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茱萸”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