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丘员外还山》

时间: 2025-04-27 04:43:09

诗句

长栖白云表,暂访高斋宿。

还辞郡邑喧,归泛松江渌。

结茅隐苍岭,伐薪响深谷。

同是山中人,不知往来躅。

灵芝非庭草,辽鹤委池鹜。

终当署里门,一表高阳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43:09

原文展示:

送丘员外还山
作者: 韦应物 〔唐代〕

长栖白云表,暂访高斋宿。
还辞郡邑喧,归泛松江渌。
结茅隐苍岭,伐薪响深谷。
同是山中人,不知往来躅。
灵芝非庭草,辽鹤委池鹜。
终当署里门,一表高阳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丘员外归隐山林生活的祝福。诗的开头描绘了丘员外在白云之上的长久栖息,短暂地在高斋中做客。接着,他告别喧闹的城市,泛舟于松江的清澈水面。诗人描绘了隐居生活的静谧:在苍翠的山岭上结茅为屋,劈柴的声音在深谷中回响。两人同为山中人,彼此不知往来的踪迹。灵芝不似庭院中的杂草,白鹤也不再是池塘中的水鸟。最后,诗人感慨终究在官署中,属于高阳的家族。

注释:

  • 长栖:长久栖息。
  • 白云表:白云之上。
  • 郡邑:指城市,县城。
  • 松江渌:松树旁的清澈江水。
  • 结茅隐苍岭:在青山绿岭中结茅隐居。
  • 伐薪:劈柴。
  • 响深谷:声音在深谷中回响。
  • 灵芝:一种珍贵的草药。
  • 辽鹤:长腿的白鹤,形容优雅。
  • 署里门:官府的大门。
  • 高阳族:指高阳的家族,可能是诗人对自己身份的反思。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韦应物,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常写隐逸生活的诗篇。
  • 创作背景:此诗是送别友人丘员外归隐山林之作,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祝福。

诗歌鉴赏:

《送丘员外还山》是韦应物的代表作品之一,整首诗以送别的形式,表现了诗人对友人归隐山林的赞赏和羡慕。在诗中,诗人描绘了丘员外在城市的短暂停留以及他对静谧山林的向往,展现出一种疏离世俗的生活态度。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山中生活的清新与宁静刻画得淋漓尽致,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意象如“白云”、“松江渌”、“苍岭”等,均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体现了山水诗的特征。同时,诗中的对比手法也很巧妙,城市的喧闹与山中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此外,诗人的情感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切祝福,愿他在山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平和。整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告别,更是对一种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对自然的崇高敬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长栖白云表:表达了丘员外在高处长久居住的状态。
    2. 暂访高斋宿:说明丘员外短暂到访,体现出诗人与友人的交情。
    3. 还辞郡邑喧:告别城市的喧闹,表明向往宁静的心态。
    4. 归泛松江渌:泛舟于松江的清流,描绘归隐的自然美景。
    5. 结茅隐苍岭:在山中构建草屋隐居,表现隐逸生活的理想。
    6. 伐薪响深谷:劈柴的声音回响在山谷,增添了生活的真实感。
    7. 同是山中人:两人都选择隐居生活,形成了一种共鸣。
    8. 不知往来躅:彼此的生活轨迹不再交集,体现出隐逸的孤独。
    9. 灵芝非庭草:灵芝的珍贵与庭院杂草的对比,强调隐逸的独特。
    10. 辽鹤委池鹜:鹤的姿态优雅,象征着高洁的心灵。
    11. 终当署里门:最终还是要回到官府,感慨人生无常。
    12. 一表高阳族:自我身份的认同,表达出身世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对比:城市的喧嚣与山中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灵芝不仅是一种草药,更象征着高洁与珍贵。
    • 排比:通过一系列的意象描绘出静谧的山中生活。
  •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反映出诗人对自然、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 白云:象征自由与超脱。
  • 松江渌:代表清澈与宁静,隐喻内心的平和。
  • 苍岭:象征高远与隐秘的生活。
  • 灵芝:象征珍贵与高尚的品格。
  • 辽鹤:象征优雅与高洁的心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丘员外短暂停留的地方是? A. 郡邑
    B. 高斋
    C. 深谷

  2. “灵芝非庭草”中灵芝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平凡
    B. 珍贵
    C. 荒野

  3. 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态度是? A. 否定
    B. 向往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诗词对比

    • 韦应物与王维的作品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及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韦应物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王维则更加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反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韦应物诗集》

相关查询

与谢尚书庄三联句 在荆州与张使君李居士联句 夜听声诗 可爱诗 讲易诗 酒后诗 咏双燕诗 咏双燕诗 山行见孤桐诗 和王护军秋夕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麥字旁的字 禾字旁的字 马牛襟裾 弘誓 无补于时 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天麟 包含拍的词语有哪些 丶字旁的字 龝字旁的字 雁杳鱼沉 迸逼 天打雷劈 穿凿附会 碌碌无能 艮字旁的字 包含嚼的词语有哪些 脚结尾的成语 别有心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