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0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03:11
送云阳邹儒立少府侍奉还京师
作者: 韦应物 〔唐代〕
建中即藩守,天宝为侍臣。
历观两都士,多阅诸侯人。
邹生乃后来,英俊亦罕伦。
为文颇瑰丽,禀度自贞醇。
甲科推令名,延阁播芳尘。
再命趋王畿,请告奉慈亲。
一钟信荣禄,可以展欢欣。
昆弟俱时秀,长衢当自伸。
聊从郡阁暇,美此时景新。
方将极娱宴,已复及离晨。
省署惭再入,江海绵十春。
今日阊门路,握手子归秦。
在建中年间即被任命为藩守,天宝年间做了侍臣。
回顾两地的士人,见识过很多诸侯之子。
邹生乃是后来者,在英俊之中也算罕见。
他的文章颇为华丽,气质明净而纯粹。
通过甲科考试而声名鹊起,延阁中传播了他的美名。
再次被召至王畿,恳求向慈亲告别。
一声钟响,荣华富贵可以展现欢欣。
兄弟们都在此时出类拔萃,长街上自然能展现才华。
暂时从郡阁中闲暇,欣赏此时的美景。
正准备尽情欢宴,转眼又要离别晨光。
再回省署心中羞愧,江海之间已绵延十春。
今天在阊门的路上,握手告别你归秦。
作者介绍:韦应物,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关注人情世态,具有浓厚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代建中年间,反映了诗人与邹儒立的友谊,以及对其前程的祝福。诗中表达了对理想与成就的期盼,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的惆怅。
《送云阳邹儒立少府侍奉还京师》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诗中不仅表现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也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代风貌的观察与思考。开头几句提到邹儒立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身份与成就,显示出他在士人中的卓越地位。韦应物用“英俊罕伦”、“文颇瑰丽”等词句,突显了邹儒立的才华与个人魅力。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描绘了邹儒立即将返回京城的情境,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反映了对离别的无奈。诗的后半部分则流露出对友谊的珍视,兄弟间的相聚与欢庆,尽显人情温暖。而“省署惭再入,江海绵十春”的句子,传达出对过往时光的感慨与珍惜。
整首诗在送别的情感基调中,融入了对理想、成就与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出唐代士人的豪情与志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离别的惆怅,透过对邹儒立成就的赞颂,展现了唐代士人的理想与抱负,同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与人情冷暖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邹儒立的哪个身份?
诗中提到的“甲科”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邹儒立的评价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